西藏察隅:“小气候”孕育大丰收
高原迎秋,西藏察隅县下察隅镇生机盎然,在猕猴桃、黄桃种植基地,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在自家院子里,56岁的白松和妻子正忙碌着将新鲜采摘的黄桃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外地销售。
察隅县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的过渡地带,这里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阳光充沛,是一片“小气候宝地”。近年来,察隅县紧紧围绕当地生态特点,积极发展经济果林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帮助当地群众增收。
白松在西藏察隅县下察隅镇修理猕猴桃枝叶(9月3日摄)。新华社发(丁增尼达 摄)
多年来,和村民一样,白松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2012年,察隅县开始推广猕猴桃种植技术,建立了多个猕猴桃种植基地,不少村民参与其中。土地流转可以增加收入,种植基地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在增收的同时还长了本领。
白松在种植基地干了四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能。2016年,他开辟了自己的果园并逐年扩大种植面积,除了熟悉的猕猴桃外,白松还尝试引入县里试种成功的黄桃、柑橘等新品种。
“农牧局、林业局给我们定期组织培训,村里还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果园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好。”白松说。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白松也学会了使用手机通过网络观看专家视频,积累了更多的林业知识。如今,白松自家果园的规模已达到17亩,每年销售水果能够为他带来约15万元的收入。
在西藏察隅县下察隅镇,当地村民正在采摘黄桃(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今年,白松为家里购置了一辆汽车和三辆摩托车,改善了家里的出行条件。看着硕果累累的果园,他充满了喜悦。“现在的收入比以前好多了,生活也更好了。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白松说。明年,他计划进一步扩大果园的种植规模。
据了解,为了积极发展田园经济,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察隅县下察隅镇向村民们提供免费的黄桃果树苗和种植技术支持。目前,在塔林村、卡地村等地已种植黄桃120余亩,察隅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3100余亩。2023年以来,察隅县猕猴桃、黄桃等水果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果园务工、分红增收等方式,累计带动7500多名群众实现增收980多万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逛摄影大展 赏“和美高原”
9月8日,为期7天的“和美高原——着力创建国家文明生态高地第十六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在拉萨市林周县边交林乡当杰村拉开帷幕。[详细] -
巴松错湖畔举行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竞速赛
9月9日,2023第九届环巴松错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竞速赛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松错鸣枪开赛,比赛吸引西藏自治区、内地省市、美国、俄罗斯等111名参赛选手在巴松错湖畔进行激烈角逐。[详细] -
草地上的摄影展:第十六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开幕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屋脊的冰川也正在慢慢融化。作为西藏土生土长的摄影爱好者,我们有责任用镜头纪录下这些年来党和政府为保护自然环境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