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纪行|繁荣重现,从西藏三大口岸看边贸复苏
西藏是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记者日前在樟木、吉隆、普兰等三大口岸采访发现,随着双向货物通关和人员往来的顺利恢复,昔日的边贸繁荣正在重现。
9月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依然苍翠欲滴、云蒸霞蔚。记者沿着山脉一路向西,采访边境贸易发展情况,第一站抵达的是日喀则市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
俯瞰樟木口岸的中尼友谊桥和通向樟木镇的盘山公路(无人机照片,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樟木口岸是我国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2015年,受尼泊尔地震影响一度关闭。樟木口岸于今年5月1日恢复双向货运通道功能,于9月1日恢复双向人员往来。
樟木口岸工作人员介绍,如今,每天从这里出入境人员超过700人次,日均贸易量超过250吨、贸易额超过900万元。
站在连接中国和尼泊尔的友谊桥上,记者看到结伴而行的尼泊尔边民,正通过樟木口岸联检中心进入我国境内,前往樟木边贸市场购买生活物资。
樟木边贸市场的十几间商铺内,挤满了尼泊尔边民。小到糖果、大到衣帽,都是尼泊尔边民青睐的对象。
尼泊尔边民在樟木边贸市场选购商品(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我家距离口岸仅有8公里,比去加德满都买东西更方便、更便宜。村里人都来这里买饮料、方便面等生活用品和各类物资。”尼泊尔边民达热姆告诉记者。
边境贸易的日渐繁荣,不仅出现在樟木口岸。
沿着219国道,记者在300多公里外的吉隆口岸再次见到类似景象。
1962年设立海关的吉隆口岸,是中尼传统边境贸易口岸。从口岸往南100多公里,便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吉隆口岸也曾一度暂停通关。
在中尼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年底和今年4月1日,吉隆口岸先后恢复了双向货通和人员往来。如今,这个国际性口岸又有了“国际范”。
一队外国游客通过吉隆口岸从我国出境到尼泊尔(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从吉隆镇到吉隆口岸,沿途记者看到,尼泊尔大卡车不时穿行而过,或停在路边装卸货物。与樟木口岸不同的是,这里道路更宽阔,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出更便利。
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边贸的复苏。截至上半年,吉隆口岸外贸进出口货物量达2.6万吨,同比增长5.8%;进出口总额实现11.39亿元,同比增长30.6%。
从吉隆口岸再次出发,驱车700多公里,记者抵达了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普兰口岸。这里与印度、尼泊尔两国接壤,是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之一。普兰口岸于今年3月1日和5月1日分别恢复了双向货通和人员往来。
随着边境贸易的繁荣发展,许多尼泊尔人将商店开到了普兰县城。在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租用门面房的尼泊尔商人多达数百人。46岁的拉姆在这里经商多年,不仅开了门店,还学会了直播卖货,在抖音上“圈粉”1.8万人,成为这里的“网红商人”。
尼泊尔商人拉姆在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的店铺中与客人交谈(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现在我每个月营业额能达到40万元左右,侄子、侄女也从尼泊尔过来跟我做生意。”提及收入,拉姆笑得快合不拢嘴。回忆起在西藏经商的日子,她说早已经把西藏当做“第二故乡”,未来还将继续扎根西藏、扎根中国,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首家茶叶批发市场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拉萨茶饮展销会暨西藏茶叶批发市场开业典礼在拉萨高新区(柳梧新区)举行,标志着西藏首家茶叶批发市场正式投入使用。[详细] -
传承千年古籍 西藏博物馆推出馆藏古籍保护展
古籍是文明的见证者,能“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此次展览共分为文献收藏、文献保护、文献阐释三个部分,展出贝叶金刚甘露注、桦树皮梵文般若经、诗镜等20余部珍贵古籍文献,及20余套经夹板、包经布等装具。[详细] -
高原别样晒秋 “藏年花”里话增收
秋日午后,走进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桑木村,一不小心就遇见一幅“晒秋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