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宕渠魂

发布时间: 2024-11-26 10:40:00 来源: 西藏日报

  四川渠县人就是怪,自己的县明明是“渠县”,却偏偏要说成“宕渠”。

  宕渠,先秦建县起,共历时850多年,于南朝南梁设渠州。渠县之名,始定于明洪武九年。

  春暖花开的时节,达州市创作办公室组织去渠县览胜,渠县作协主席李明春担任向导。刚一见面,他就签名赠送了一本书给我们,书名是《风物宕渠》。

  我们去渠江风洞子感受了航运枢纽工程施工场面的震撼,去渠县文庙接受了孔子儒家学说的熏陶,去文峰山浸染了世代文脉的气息,体验到了“忘忧渠县”的美好生活。当然,我们最想去的,自然还是“阙里賨都”。

  阙里

  一大早,采风车便向土溪镇进发。

  在通往土溪镇的古驿道旁,次第耸立着东汉墓前石阙,共六处七尊,约占全国汉阙总数的三分之一。一尊尊石阙站立了两千多年,细数着渠县的前世今生。

  “渠县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于地面上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遗存。渠县的‘中国汉阙之乡’这张名片不是浪得虚名。”李明春的嘴角上扬了起来。

  法国传教士维克多·色伽兰到渠县观阙后,回去发表了19张照片,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的梁思成1939年慕名到渠县考察后,连连感叹:“环顾国内,仅此一处,足称甲观。”

  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既是中国首个无核心文物陈列的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汉阙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它运用弧幕投影、激光投射、裸眼3D成像等多种成像形式相结合,传递了汉阙及汉阙文化之美。我们在这里,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人踱步,去体验历史。

  如果说渠县汉阙是一眼千年的汉文化时空长廊,那么城坝遗址(賨都,又称宕渠城)就是一座汉朝文化起源的文明殿堂。

  賨都

  “賨都的城坝遗址乃川渝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巴文化遗址。长江之水浩浩汤汤,巴渝大地莽莽苍苍,四川盆地东部的巴山渝水物华天宝,孕育出了与古蜀文明交相辉映的古代巴国文明。”李明春的讲述,语言细腻,词汇动人。

  城坝遗址隶属于土溪镇,位于渠江东岸,与土溪场镇、达成铁路线隔江相望。城坝东接佛耳岩,其余三面环渠江,呈依山傍水之势。

  到賨都需摆渡过河。走下车,渠江扑面而来,如此辽阔,江风浩荡。有了青山绿水的滋养,生活的诗意也就洋溢起来了。放眼望去,天高云淡,远山苍灰,江水黛碧,一只白鹭掠过江心蓝天的倒影。

  春天是从江畔开始的,岸边柳条摇曳新绿,仿佛枝头上跳跃着音符。走下渡船,江风散发着阳光的味道,那是油菜花的气息。沿斜坡拾级而上,田野的菜花铺金,晃得让人睁不开眼。

  城坝遗址被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给藏了起来,走进遗址,秦砖汉瓦繁复生动,古老的车辙印记依稀可见,沧桑的城墙延伸百米……透过那长长的文化层,透过那斑驳的出土文物,历史在这里交汇,文化在这里聚合。

  “城坝遗址是川东目前尚存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那成熟的冶炼技术足见古之賨国都的繁华,那上了釉的汉砖令人称奇。出土的‘津关’(在水陆要冲地带所设立的关口)遗址,为全国唯一仅见!”李明春的脸上透出一股小小的嘚瑟。

  那“津关”不仅是水的关口,还是一段风云突变的关口。深埋地下几千年,一朝出土,任由观瞻,凭据遐思。

  人们常说,渠县是一本古色古香的书。那么,城坝遗址便是为书作序,一切的故事都始于此。

  乘上返程的渡船,舱外的江水在阳光下泛着白光。渡船启动了,似乎有众多的故事在水中摇曳,我们不是身处江心,而是历史的中心。我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巴文化的故事仿佛是一层层洋葱瓣,大大小小的故事层层相扣。

  忘忧

  江畔的土溪场镇,汉賨风韵的历史气息浓郁。江水上通秦陕,下达巴渝,曾经是重要的商贸重地。小镇既可通向广阔的世界,又可安放淳朴的乡愁。

  李明春带着我们步入土溪场镇,穿过如小河般缓缓流动而又生机无限的小街,走过曲径通幽的小巷,驻足在醉仙阁酒楼门前。恭候多时的服务员引领我们上楼梯,撩人的菜香已飘向楼梯间。

  “忘忧渠县是我们生活的日常,汉啤酒和黄花菜这两样美酒美食哪能忘!”李明春率直地说。

  菜既是饮食文化,又是综合艺术。它不仅与这里的农业有关,也与这里的人们生活态度和精神气度有关。

  席间,李明春忍不住又打开话匣子:“《诗经·卫风·伯兮》里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诗句,‘谖草’,就是指的渠县黄花。‘谖’有忘记的释义,萱草又名忘忧、疗愁,应当就是由‘谖’而来。我们‘中国黄花之乡’这张名片当之无愧!”停了停,他又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解释:萱草本写作谖草,谖是忘记的意思,这是它成为忘忧草的一种说法。”

  江河不仅繁衍了生命,也孕育了巴文化。宕渠水(也称渝水)携裹着巴文化浸润了宕渠大地的每寸肌肤,巴文化相融于巴山渝水之间,成为巴渝文明的载体。

  把采风来的故事连缀起来,竟是川渝一道无比绚丽的旅游文化风景!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