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近代第一位赴藏女官员刘曼卿 > 大家谈

近代第一位赴藏“女钦差”刘曼卿的教育经历

孔夏 发布时间:2018-12-24 09:1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一个民国奇女子,时值妙龄,毛遂自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远赴西藏,把生死置之度外,参与在那个年代连男人都轻易不愿去触及的边疆政治。她就是国民政府一等书记官,近代第一位赴藏“女钦差”刘曼卿。


图为刘曼卿。梁俊艳供图

1928年,刘曼卿为达赖驻五台山办事处堪布罗桑巴桑做翻译,并随其赴南京见蒋介石。其大方的仪表和对汉藏语言翻译的精通得到蒋介石的大为赞赏。几天后,年仅22岁的刘曼卿被委任为国民政府一等书记官。1929年,刘曼卿代表中央赴藏。自此,她为西藏的和平稳定,多次奔波于内地和西藏之间。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将其誉为“民国时代的张骞、班超”,并说:“长途远征之汉代张、班诸人,固未遑多让,而吾国女子奉政府命从役边锤克著殊绩,则曼卿实为吾国有史以来所创见,其行可风,其事足传。”1941年,刘曼卿却因病早逝,留下著作《康藏轺征》《边疆教育》等。

12月20日,记者采访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梁俊艳博士。梁俊艳认为,刘曼卿的成长和成才得益于三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图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梁俊艳博士。摄影:孔夏

民国成立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教育方面也出现了不同凡响的变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女子教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开放大学女禁,二是实现了中学男女同校。女子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促进了妇女的解放,使中国女子能走出家庭,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婚姻上的自由。教育使妇女完成了从依附到独立的历史性转变。梁俊艳认为,这种时代背景,为刘曼卿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环境。

其次,家庭教育在刘曼卿成长过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刘曼卿的父母亲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刘曼卿的父亲——清末驻藏大臣联豫秘书、后任九世班禅秘书的刘华轩,他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梁俊艳分别从刘曼卿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受教育经历讲述了这位奇女子的不平凡。

刘曼卿的童年生活环境相对特殊,她在一个多元民族文化背景的家庭长大,比别人更早地同时接受汉、藏文化影响。加上她天资聪慧,有着超出一般同龄人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为以后成为一名政治活动家奠定了基础。少年时期,刘曼卿在北平市立第一小学学习汉语。小学毕业后,刘曼卿升入北平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在这些现代化体系的教育学堂里,刘曼卿接触到了民主、自由的“五四”思想。她经常在学校图书室翻看《新青年》等刊物,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思想上逐渐萌发追求民主自由、反抗权威的意识,对国家和领土的概念也日渐清晰。1926年,刘曼卿进入北平道济医院护士训练班学习。别人问她为什么选择当护士时,刘曼卿回答:我选择当护士,是因为西藏急需卫生和教育人才。自此开始,刘曼卿更多地关注西藏,关注中央治藏方针等。


图为刘曼卿著作。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最后,重视自我教育。梁俊艳谈到,刘曼卿在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我教育。她会时常反思自己,调整心态,确定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在道济医院护士训练班的时候,除了学习护理技能等之外,她更多的是自学有关西藏的知识。到了南京行政院工作后,她更是和蒙藏委员会筹委会的志同道合者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汲取营养。在此阶段,刘曼卿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这些都为她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中国西藏网 记者/孔夏)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