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饶尼玛:关于刘曼卿,更应关注历史贡献,而非奇闻轶事
中国西藏网讯 《康藏轺征》,一部国民政府女秘史刘曼卿亲笔所著的赴藏纪实,读罢掩卷,对于其间的奇人奇事,喟叹之余,挂念不止。
提到刘曼卿,人们常会乐于谈起她与妹妹刘曼云、格桑泽仁所谓的情感纠葛。28日,“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在北京西藏文化博物馆开展,看罢展览,或许这位民国历史人物的传奇在你心中会有更立体的印象。
图为喜饶尼玛教授。摄影:杨月云
“我们要更多关注刘曼卿为国家民族所做的贡献,而不是热衷于奇闻轶事。”中央民族大学喜饶尼玛教授在采访中说道。
喜饶尼玛教授初涉藏族史,即为刘曼卿这一孱弱女子的传奇事迹所感动,他于1990年就在《中国西藏》(冬季号)上发表了文章《南京政府的女特使》,后为《康藏轺征》再版写过导读。1995年、2018年又为丁小文所著《情向西藏——刘曼卿的康藏轺征》写过序言。
图为刘曼卿。翻拍自“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
23岁赴藏轺征的果敢与担当
1929年,刘曼卿“自请入藏,受命驾轺车”。蒋介石准其以一等书记官名义,秘密代表国民政府赴藏,向十三世达赖喇嘛介绍内地现状,阐述“五族共和”,以促进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改善。
在学校上课时,喜饶尼玛教授常会向学生特别提到刘曼卿赴藏时的年龄。23岁,也就是个硕士生的年纪,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勇于担此重任,万里赴藏,不辞艰辛,今天何人能比否?无疑,这是一个敢于担当、有所作为的奇女子,是一个值得我们在今天重新从历史烟云中将其凸显并讲好的中国故事;更是一个需要予以浓墨重彩书写的人物。
图为刘曼卿在拉萨罗布林卡格桑颇章。翻拍自“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
图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翻拍自“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
与十三世达赖喇嘛面谈,历史节点起关键作用
刘曼卿赴藏引起英国大为警惕,并对她在西藏的活动百般阻挠。西藏一些当权者也不希望她赴藏,途中强留硬拖。刘曼卿抵达拉萨后,费尽周折,分别于1930年3月28日、5月25日与十三世达赖喇嘛见面。
喜饶尼玛教授告诉我们,当年,十三世达赖喇嘛与刘曼卿两次面谈,留下了一段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特殊写照。第一次面谈中,刘曼卿表达了希望十三世达赖喇嘛顾念大局,在涉及国家统一和汉藏团结问题上,要有明确态度。第二次面谈持续了四五个小时,达赖喇嘛表示,“英国人对吾 确有诱惑之念,但吾自知主权不可失……”
“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国真正和平统一”“都是中国领土,何分尔我”“兄弟阋墙,甚为不值”等言论,明确地表达了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不亲英人,不背中央”的意愿。(1992年9月,《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权威性地引用以上内容。)
2015年5月,《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亦称刘曼卿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代表”。作为民国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刘曼卿显然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31年,刘曼卿参加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与罗桑坚赞、罗桑昂嘉、贡觉仲尼、阿旺坚赞等其他藏族代表一道,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出兵抗日,表示将身体力行,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图片翻拍自“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
图为康藏民众抗战赴难宣传团抵达重庆。翻拍自“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
图为刘曼卿一行在西藏拉萨街头张贴的抗日宣传画。翻拍自“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
图为刘曼卿在西藏拉萨街头散发“五族共和的中国,是世界上不可辱的力量!”宣传画。翻拍自“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
再赴康藏,号召抗日救国
1931年“九 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日寇侵略,刘曼卿积极投入抗日宣传,发动藏区民众“襄助以共赴国难”。1938年,她担任行政院中央慰问宣传团团长再赴西藏,号召西藏各界支持抗日、参与抗日。
说起这段历史,喜饶尼玛教授分享了刘曼卿爱憎分明、个性鲜明的一面。第二次赴藏路上,遇见日本人盘问,刘曼卿 “见彼日人,心中先自愤恨,似不欲与其接谈”,勉答其谓:“余乃大中华民国之西藏人也。”日本人又问:“你是否由香港前来?”刘曼卿答:“由大中国来。”日本人再问:“有何贵干?”刘曼卿仅答:“游历。”刘曼卿描述道:“余与彼谈话之时,颇有与敌人异国相见之神色,余之愤恶,实无法使其不溢于言表。”
有学者认为,民国以来,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趋自觉,更为明晰,更加深入人心,并被赋予了现代性内涵。喜饶尼玛教授认为,刘曼卿其人其事也说明了这一点。
图为刘曼卿过毛垭坝草地。翻拍自“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
伊人远去,不可追;以史为鉴,知兴替
1942年9月29日,刘曼卿在重庆郊外病逝,享年36岁。
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极具传奇而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叹、太多的启示、太多的思索。
喜饶尼玛教授感叹道,刘曼卿的一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努力奋斗,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的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在教育我们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她为之赴汤蹈火的生命价值取向以及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责任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今人学习的楷模。其事迹历久弥深、历久弥新,也将历久不衰。芳华永存,一路芬芳。办这样一个展览,更深的意义在于纪念和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献身的所有仁人志士。因此,这个以小见大的展览让我们倍加感慨,也更觉可贵。(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
巾帼女杰刘曼卿
1929年,一位弱女子只身赴西藏,虽“道途梗阻,积雪没胫,盗匪充斥,其间屡濒于危,而女士以不屈不挠之精神,卒获达使命而返”,为恢复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直接联系,立下了汗马功劳。[详细] -
“五百年不遇”奇女子著作表 缘何引人深思?
一位民国奇女子,时值妙龄,以“一位弱女子任以四万万人所不胜任之任”的志向,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远赴西藏,把生死置之度外,在国民政府时代曾被人们形容为“五百年不遇”的女中豪杰,话虽夸张,但不无道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