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时代 新梦想 > 媒体关注

【新春走基层】煤改电、办花展:“京郊股份第一村”的美丽新春

李雪晴 发布时间:2018-02-28 15:46:00 中国日报网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而这句词用来形容北郎中村村民,则是再合适不过。这个北京首个实现股份合作制的村庄,如今已经迈进其股份合作制的第25个年头。近日,记者来到北郎中村,探寻“京郊股份第一村”在新时代的新春有哪些新变化。

在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农历新年刚过,村里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家家户户挂灯笼,贴着春联和福字。干净的柏油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木制路灯。初春的上午阳光和煦,农村有过年走亲戚的习俗,村子里不少人出来走动。

【新春走基层】煤改电、办花展:“京郊股份第一村”的美丽新春

北郎中村一景 李雪晴/摄

村口有几个晒太阳聊天的老人,记者问及他们过去一年来村子的变化,大家立刻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去年村儿里的路重新铺了油。”“这路灯也是新装的,多好看啊!”“还有取暖的机子,每家都有,这都是去年装好的。”

循着村民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能看到不少这种带有两个风扇的电取暖外接设备。

【新春走基层】煤改电、办花展:“京郊股份第一村”的美丽新春

北郎中村的电取暖外接设备 李雪晴/摄

煤改电:闻老太家拆了炕

去年11月,北郎中村的最后一批村民完成了煤改电的设备更换。不改变各家原先的地暖或者暖气片的采暖方式,而是将原先煤炉的接口改接为电暖机器。村民们说,设备更换过程进行得十分顺畅。村民王淑云告诉记者:“当时换设备换得非常快,中午出去上班,晚上回来都换好了”。

54岁的村民王德海住在村子西头,去年年底,他家里换上了用电取暖设备。“不用烧煤,干净多了,根据家里人需要,想调多少度调多少度。”王德海家用的是地暖,过去燃煤取暖时,家里的温度大概有16、7度,而现在自己调节,室温一般可达20度左右。

记者从赵全营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了解到,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取暖季期间,完成“煤改电”取暖的村民可享受峰谷电价政策(享受政策优惠期为5个月,高于城区居民取暖的4个月):从当日晚8:00到次日早8:00,电费每度收取0.1元。记者了解到,因为村民白天多出门上班,傍晚才回家,因此不少村民采用昼夜差异调温的方式,白天出门温度调低,晚上回家温度调高。

除此之外,顺义区还对峰段电价进行补贴,一个采暖季每户补贴500元。镇政府在区级补贴的基础上,再进行每户500元的补贴。

炕和炉子等过去燃煤取暖时代的“老设备”该如何解决呢?烧炕烧煤的老习惯一下子改了,村民们能乐意吗?村民们告诉记者,拆一个火炕,村里补贴1000元,拆一个煤炉子补贴500元。如果村民不愿拆炕,村里则帮助村民免费安装电热板。76岁的闻老太告诉记者,去年家里的炕拆了,换上了新床。原先家里的炉子和储的煤也都拉走了。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起,北郎中村开始煤改电的设备更换,截至目前,北郎中村煤改电工作已全部完成,共816户村民改用电取暖,设备装置均已完毕。干净、方便是最大的变化。村民们说,用电取暖,省了半夜起身填炉子的麻烦,空气也好了,衣服也干净了。

花展扮靓村庄,天然气供暖蝴蝶兰大棚

“你来我们村怎么不先去花展上看看?”76岁的闻老太边问边拿出手机,给我翻看她手机里在花展上拍的照片。笑着告诉记者:“我特别爱拍照片。”

【新春走基层】煤改电、办花展:“京郊股份第一村”的美丽新春

村民闻老太向记者展示手机里自己拍摄的花展照片 李雪晴/摄

“开展第一天,我们村的人都去了!”闻老太太笑着说,她还说那儿附近的蝴蝶兰大棚也可以走走逛逛。顺着闻老太太指的方向,记者来到了展厅,展厅中有红玉珠、凤梨、仙客来等各种年宵花卉,其中数量最多、最夺目的还是蝴蝶兰。

作为展厅的销售人员,王淑云告诉我,村里做花卉已经不少年了,但办花展今年还是头一回。年前来买花的人不少,高峰时展厅一天能接待一千名客人,客人不仅仅是北郎中村和周边的村民,有不少人都是从城里来看花、买花的。

“人多的时候特别忙,我一天能走两万步呢!手机都给我记着呢。”王淑云告诉记者,“领导都给我点赞!”

花卉产业是北郎中村产业发展的重头,而蝴蝶兰又是花卉产业中的重头。记者来到蝴蝶兰大棚,大棚内温暖如春。而这温暖是来自天然气。北郎中花木中心董事长闻宝祥说:“虽然成本高点,但是干净,也不污染空气。”

【新春走基层】煤改电、办花展:“京郊股份第一村”的美丽新春

天然气供暖的蝴蝶兰温室大棚 李雪晴/摄

今年70岁的闻宝祥是北郎中村人,之前在过去的乡办企业当工人,做塑料制品。那时候村里的作物还以粮食为主。90年代,国家开始重视城市绿化,景点、公园、住宅区的绿化需求不断增加,“那时候说三季(春、夏、秋)有花、四季常绿”,闻宝祥说。1998年,闻宝祥回到村里,叫上同窗宋景友,每人从信用社贷了2万块钱,再加上村民的入股,凑了10万块钱从苗木做起,后来又发展起草花,后来逐渐发展出蝴蝶兰等高档花卉。“用国家绿化工程带动苗木和花卉的发展,这是我们的发展思路。”

后来,他们从苗木发展到时令花卉,丰富花卉品种,2008年奥运会时,花木中心生产草本花卉500万盆,国家的盛事给了这个村子绝好的机遇。

现在,蝴蝶兰的产量已经从最初的10万株到达现在的150万株。随着产业的发展,村子里开始引进人才。2012年,园艺花卉专业出身的张建伟来到北郎中村。“他的技术比较全面,销售、生产一肩挑。”北郎中花木中心副经理宋景友告诉记者,张建伟来之后,之前从中苗开始培育的蝴蝶兰现在已经可以从瓶苗开始培育。不但节约了成本,还可选优质品种,同时加大了销售周期,给企业增加了不少利润。

除了技术,大棚也在人才上下功夫,除了当地工人之外,张建伟还联系高校,让懂行的人参与到生产和销售当中。大棚里忙里忙外的,有不少都是从甘肃省某高校来的相关专业实习生。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第一次来北京,“这里包吃包住,还有工资,还能学东西。”实习生王红和张娅告诉记者。

【新春走基层】煤改电、办花展:“京郊股份第一村”的美丽新春

实习生王红在蝴蝶兰大棚中工作 李雪晴/摄

花卉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全村的就业。花木中心从最初的7、8个人,已经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不但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也解决了不少周边村民的就业。蝴蝶兰大棚工人暴凤云就是赵全营镇西小营村的村民,之前在建筑工地做工,现在已经在北郎中花木中心工作5年了。

北郎中村是北京市第一个实现股份合作制的村庄。1993年,上级党委和政府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试点。北郎中村正式拉开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大幕。1996年,村里整合所有村办企业,成立北郎中农工贸集团。如今,已是该村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第25个年头,只要是该村村民,都可以分到村办企业的干股。

“今年我一共分到8558块钱,其中集团分红2750(元)、过节费750(元),剩下的还有地钱。”村民王淑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这儿别的村可没有这么多”。她说村子里每季度还有给老人发的老人钱,年纪越大、拿到的钱数越多。加上国家的补贴,一个老人每月能拿到1000来块钱。

王淑云是花木中心的“元老级”职工,99年就进入公司工作。现在已经带过了不少年轻工人。前两年,家里的第二个女儿也出嫁了,王淑云给他们每人准备了5万块钱的嫁妆。女儿女婿去年带着老两口去了云南,她说,如果有机会,明年想去海南看看。

北郎中村党支部书记闻宝恒表示,未来的北郎中将加强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到时候村子将变得更美。这个“美丽乡村”未来几年将会发展成什么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编: 陈冰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