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时代楷模 > 人物故事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逸平:为做新药“再战一回”

杨学聪 发布时间:2018-11-14 15:52:00来源: 经济日报


上图:王逸平在实验室做药物实验。右图:王逸平在办公室电脑前。(资料照片)

王逸平,1963年2月份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所党委委员、药理党总支书记。2018年4月11日,他因病逝世,时年55岁。

新药研制有个“双十规律”:耗时十年、耗资十亿美元。一种新药能够脱颖而出,必须具备现有相关药物不可替代的优点,足以让患者受益才行。

一辈子能做成一种新药,是新药研发者的一生荣耀。王逸平作为主要发明人早在40岁刚出头,就研发成功了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该药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1500多万名患者受益,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如今,几乎每天都有近10万名患者受益。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说:“再有10年时间,我还想再做出两种新药,带给患者生的希望。”

中药现代化研究开拓者

丹参入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本草纲目》《中医药大辞典》等医药文献中都有记载。但是,丹参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一直没人搞清楚。1994年,王逸平带领科研团队经过长达13年艰苦攻关,终于揭开了丹参有效成分之谜。

在早期研究中,研究组面临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等困难,王逸平带领团队成员借来仪器利用晚上别人不用的时间段作检测,夜以继日,奋战在实验室。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逸平在实验测试中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

基于这个重要发现,王逸平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后经临床使用证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可控。

迄今为止,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有1500多万患者受益,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该药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品种,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典范。

此后,王逸平又主持了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药理学研究,目前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该药可使药物发挥更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现已获得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此外,王逸平还领导团队构建了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候选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完整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王逸平曾说,“药学研究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他最大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怎样的药配得上这样的称呼?用途不断有新发现的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抗疟神药青蒿素——自现代药物出现,这样的药物不过几十种。

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病人

1993年,正当30岁的王逸平攀登科学高峰之际,不幸被确诊患有Crohn’s(克罗恩)病。同年手术,切除掉一米多长小肠。学医的王逸平非常清楚,克罗恩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他的健康从此只会越来越恶化。要追逐人生梦想,就要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

多年来,为了节约时间,王逸平总是自己给自己看病,在办公室冰箱里常备药品,连针也自己打,自己记录病情。在王逸平手写的《Crohn’s病程记录》中,清晰地记载着他的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多次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大量便血、疼痛导致的昏迷等情况。他的体重常年只有100斤左右。

但是,在同事们眼里,王逸平却是个“拼命三郎”。如果不出差,他每天早上7点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晚上八九点钟下班属于正常,常常要工作到深夜11点多钟,周末也经常来单位加班。

由于多喝水容易腹泻,王逸平就很少喝水,因此得了肾结石。有一次开会,肾结石发作,他疼得只能横躺在会议室的凳子上。还有一次,他和同事去德国汉堡出差,第二天疾病发作,尿血、腹痛。疼痛难耐时,他将自己泡在浴缸的热水中缓解。

几乎每天,病魔都在折磨着王逸平的身体,却从未打消过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他经常提及自己的“3万天理论”。他说:“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其中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他心中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新药研发。从30岁到55岁,长达25年时间里,王逸平是在与疾病漫长的斗争中度过的,也是在为解除大众疾病研发新药的艰难探索中度过的。他以羸弱之躯,先后承担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科技部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专项等研究任务。

在与病魔抗争的25年中,王逸平争分夺秒地想跑赢病魔,每次被病痛击倒,他都一次次坚强地站起来。他在一次给药物所毕业生演讲中讲到,无论在人生还是科研的道路上,困难总是不计其数,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再战一个回合”——能够坚持“再战一个回合”的人,是不会被打垮的。

创新进取的科学家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是我国新药研发的国家队。其前身是创建于1932年的“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在我国新药研发史上留下过许多辉煌纪录——它是青蒿素最终研制成抗疟药物蒿甲醚的诞生地,也曾研制出美国唯一仿制中国的原创药物重金属解毒剂二巯基丁二酸。

王逸平1988年进入药物所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药物所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委员,他是该所担任党支部书记时间最长的一位科学家。王逸平特别珍视药物所老一辈科学家“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传承。他说:“作为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刻刻体现出先进性;作为科研人员,就是要有为祖国科学发展献身的精神。”

积极投身新时代创新改革事业,锐意进取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不要小看一片小小的药片,一种新药的诞生需要化学、药理、毒理等十几个环节的科学家精诚合作,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导致新药“流产”。在这个特别讲究合作,又特别容易遭遇失败的领域,王逸平为了做成新药“再战一回”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进入21世纪,在开发浦东张江战略部署下,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于2003年从岳阳路搬迁到张江祖冲之路555号。与此同时,响应国家对人口健康战略需求,该所的发展理念从“出论文”向“出新药”转变。

2001年,王逸平向所里主动请缨,去北京国家新药评审中心学习3个月——只有深刻理解我国的新药审批制度,才能更好地做好“出新药”的科研工作。这是从实际操作角度来切实转变坐而论道“出论文”的科研思路。

学习结束后,王逸平带回的第一批宝贵经验,在药物所整个科研流程再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药物所不断派研究员前往药审中心学习。

2005年,丹参粉针剂研发成功;2009年,盐酸安妥沙星拿到国家原创新药药证。一个个原创新药的诞生,为奠定上海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使药物所成为张江“药谷”原始创新不竭的动力之源。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