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秉高鉴 公烛无私光——本色郑德荣
一辈子淡泊简朴,一辈子以身垂范。“红色理论家”、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生活清澈如水。
一滴水,见阳光。家里的书桌书架,一用就是30多年;常用的黑色手包,边角磨得早已褪色,还舍不得扔;身上的衣服,总那么几件,家人要给他买“气派”点的,他总摆摆手,“我不需要”。
博导、副校长、荣誉教授、离休干部……郑德荣头上的“光环”不少,学校几次提出换房改善,都被他婉拒,“够住了!”直到去世前,郑德荣住的仍是上世纪80年代分配的老房子。
郑德荣“怕麻烦”。在东北师大政法学院班子成员的记忆里,他从未因为个人的事提出过要求。甚至,连冬天路滑摔倒、手臂骨折,结肠手术创口久不愈合等难处,也不告诉学院,“不要给人添麻烦”。
别人有困难,郑德荣却总是伸出援手:
看到学院办公室紧张,五六名青年教师挤在一个工作间,他主动把自己宽敞的教授工作室腾出来,自己挪到家中狭小的书房读书写作,美其名曰“方便”;
学生家人动手术,跟他请假,他硬是塞了个装了两万元现金的信封,再三叮嘱照顾好了家人再回校;
甚至,他还管起了社区的“闲事”——支持当过小学老师的夫人在家里开办“金色港湾小课堂”,免费教附近的农民工子女、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识字,不大的家里,常常一间屋进行博士生教学、一间屋进行学龄前教育,一办就是17年;
……
“郑老师的党性极强!”这是郑德荣给很多人的印象。
东北师大党委组织部部长柏维春至今记得,自己刚任政法学院党委书记不久,一天下午,1点刚过,郑德荣便站在办公室门口,笑盈盈地说:“维春,从家出来早,正好找你聊几句。”此后十几年,这样的场景成了二人之间交往的“规定动作”。一位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老领导,向一名30多岁的基层党委书记汇报思想——在郑德荣看来,“应该的”。
每次交党费,郑德荣都十分准时,看得出来,按时交党费在他心里分量很重。
对待权力,郑德荣崇尚“做官先做人”。
1983年,升任副校长,又分管招生,郑德荣成了“实权派”。临近招生季,不是没人打招呼、递条子,但他就是“不接招”,“违反原则的事,不能干!”
唯独一次例外。高考发榜,西藏报考东北师大排名第一的考生,距录取线仍差几分。听完汇报,郑德荣眉头紧锁:“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又主动报考师范,不容易。应当全面把握中央精神,予以适当照顾,不必太教条。有什么风险,我承担。”最终,降分录取。
学生刘喜发博士毕业,在他上任吉林大学马列教研部副主任前,郑德荣再三叮嘱:“一定不要骄傲!做官是一时的,做人是一世的。首先还是要做好人。”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郑德荣公私分明。
留校工作不久,郑德荣到西安出差,顺道想看一看大雁塔,就利用周日乘车前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把4分钱的车票撕掉,他怕跟其他公务车票弄混了,报销出现问题,“决不能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对己严,对家人同样严。
作为离休干部,郑德荣的医保卡可以直接减免医药费。一次,亲属想用他的医保卡买点药,被他严厉训斥,“不能开这个口子!”
早年,二女儿想从当时的九台县医院调到东北师大校医院工作。都是同级医院,时任学校副校长的郑德荣若打个招呼,并非难事,但他就是不张这个口。
还有一年,东北师大财务处招人,三儿媳恰好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符合条件,为了照顾家庭和双方老人,也知道老爷子脾气,三儿媳特意背着他报名参考,凭着自己的实力,通过了学校考核。然而,当人事部门将消息告诉郑德荣时,他的第一反应却是:“绝对不可以!”为此,三儿媳大哭一场。
“你们是为家里好,但我在领导岗位,要避嫌,希望你们能理解。”其实,郑德荣对这件事也一直心存愧疚。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大重孙想去师资优良的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园上学,郑德荣又给拦下了:“学校资源有限,我们不能抢占。”无奈,孩子去了其他幼儿园。
但对优秀的博士生,郑德荣想方设法向有关单位力荐。看多了,儿女们不免“吃醋”:“爸,你看你,对学生比对我们都好。”
“遇到一个好学生不容易啊!让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能给国家作更大的贡献。”郑德荣言之凿凿,“对学生,那是公事;对你们,是私事,公私要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