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喜饶尼玛|民国涉藏那些事 > 专栏文章

民国时期拉萨的北京(北平)商人

发布时间:2021-08-15 11:24: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民国伊始,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在英国人的挑拨离间下,极不正常。其时,战事频仍,民不聊生,西藏与内地的来往受到严重影响。但是,西藏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仍在继续。拉萨的各族商人在这期间,活跃于商贸领域,起到了特殊作用。其中以北京商人引人注目,时人称“在西藏的汉商以北京人的势力最大,实力也最雄厚”。

 

  图为拉萨北京商号文发隆叶增隆老板(右)及商店经理张某  引自邢肃芝著《雪域求法记》 喜饶尼玛提供

  北京商号著名的有:“文发隆”“义生昌”“兴记”“裕盛永”“喜马伦公司”“德茂永”等。后来“文发隆”又分出“隆庆裕”“振泰兴”两家。北京商号主要经营瓷器、绸缎、玉器、铜器等,“资本雄厚,生意鼎盛,店房既极堂皇,店友服饰亦甚整洁,拉萨世家官吏,乐与往来。”韩修君(北京商人)撰《北京商人在拉萨》一文说:“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商人陆续在八角街开了六七家商号。所有北平商号加起来,人员不很多,二十多人常住拉萨,一部份人住帕里和印度,负责转运货物”,当时“德茂永,东家、掌柜都是张福田;玉记,东家、掌柜都是张春台;文发隆,东家解文会,掌柜叶茂青(即叶增隆),民24年前后开市。兴记,东家解文会;义生昌、喜马伦,东家邦达昌,掌柜梁子质;裕盛永,掌柜刘万荣。”他们多开在八廓街上,商业最兴旺的地区,人称“北京冲康”。“冲康”即商店的汉语音译。这些商店的老板多是北京郊区人,还有不少河北人。“北京商号”主要销售京津和江浙出产的绸缎、丝线、瓷器、古玩、玻璃器皿等,还卖海参、鱼翅之类。绸缎、瓷器等都是贵族喜欢的物品,海味是贵族请客的必备品,丝线则更是市场畅销之物。他们也购进西藏的羊毛、牛尾、牛绒等销往内地或出口国外。

  这些北京商人多会说流利的拉萨话,在西藏娶妻生子,在语言文化上几无障碍,“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如文发隆的解文会与当时在拉萨的喜饶嘉措大师“感情甚洽,每届年节必丰送荤菜来宝林,亦年中礼仪之表示也。”1935年农历新年初二,大雪中,解文会就让其子专程给大师送来两罐猪肉、海参、肉圆、粉丝等。

  据韩修君先生说,北京商人被亲切地称为“色古学”(即少爷)。不少北京商号就在西藏大贵族索康府的临街铺面。“兴记”以及由“文发隆”分出的“隆庆裕”就有西藏僧官柳霞的投资,称其为“柳霞冲康”,生意岂有不火之理。实际上,他们常与贵族打牌交际,贵族也喜欢去逛商店。他们是“互相依靠,也是互相利用”。

  北京商人在拉萨的口碑较好,在各地商人中也很有号召力。他们带头布施寺庙,融洽关系;常对贫弱尽力施以援手。同时,还与其他商家共同捐资,支持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在拉萨设立联欢社(俱乐部),为拉萨民众提供娱乐场所,密切民族感情。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拉萨后,西藏各族民众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升挂起中华民国国旗及万国旗等。北京及云南等地的商家提议,由大家摊钱举行宴会,响应者颇多。宴毕举行火炬游行,环绕大昭寺一周。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还借用邦达昌的院子,宴请西藏官员和家属以及三大寺高僧等,组织表演了京剧(还有滇剧和一些小魔术)。连续三日,热闹非凡。演出的服装、道具等都是大家出钱现做的。在欢庆抗战胜利的气氛中,中央政府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由此可见,上世纪30—40年代北京商人在促进西藏各民族关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谓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例证。

  (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人/喜饶尼玛)

(责编: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