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修——新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恢复开放
9月19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19日重新对外开放。纪念馆向东约4公里,就是中朝界河鸭绿江。
经过5年多的翻修改造,这座中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
改扩建后全馆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纪念馆。
“纪念馆新馆面积由原来的5400平方米增加到23845平方米,展品从700余件增加到1600余件。”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说,新馆能够更好地展示这段血与火铸就的历史。
步入新馆序厅,正中矗立着大型铸铜雕像,上方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个大字。馆内上甘岭战役的复原场景引人注目。当年阵地上的炸弹片、嵌有弹片的树木等珍贵文物也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上甘岭战役中,上甘岭山头被炮弹、炸弹削低2米,土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讲解员祝锐说。
新馆拥有长达1389米的展线,为展出更多文物和历史照片提供了保障,由此再现了激战云山城、冰雪长津湖、钢铁运输线、无敌坑道、鏖战上甘岭、奇袭白虎团、板门店停战签字等重要战斗战役和历史事件场景,完整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历程。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争胜利后,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和在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958年,抗美援朝纪念馆在丹东始建。1993年7月新馆落成,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1200余万人次。2014年12月29日,纪念馆闭馆直至现在。
“原来纪念馆展陈面积较小、展陈形式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纪念馆功能的发挥。”宫绍山说。
闭馆后,抗美援朝纪念馆面向全球发起了征集文物史料活动。消息发出后,各种咨询捐赠的电话和邮件纷至沓来,工作人员也开始奔赴各地开展搜集工作。
9月19日,志愿军老战士在少先队员和讲解员的陪同下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截至目前,馆方共征集抗美援朝文物800余件,包括志愿军书信、人民功臣牌匾、美军服装等等。这些文物大多来自全国各地战争的亲历者及家属,还有部分来自美国,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这段历史。
这个纪念馆已经成为铭记抗美援朝历史和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象征。闭馆期间,许多老兵经常打电话询问何时重新开馆。重新开放当天,有多名志愿军老兵赶来见证。
“我们这些活着的老兵一直在等着纪念馆重新开放,大家都想再进去看看当年的战斗场景。为什么中国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为我们是为了正义、为了和平,因为志愿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87岁的志愿军老兵郭国连说。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国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首日开放,抗美援朝纪念馆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其中不乏年轻的面孔。
“在我心里,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17岁的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学生周红颖说,“他们当年上战场的时候,很多人和我年龄相仿。他们为了和平、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是真正的英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