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先锋对话】 著名作家“看”云南如何令人神往

发布时间:2022-08-15 16:43:00来源: 云岭先锋

  近日,喜迎党的二十大“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系列文学采风活动正式开启。活动第一场,18位全国著名作家从昆明出发,开启一场了解云南、探究云南、鉴赏云南之旅。

  本期先锋对话,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带你与著名作家代表面对面,探讨如何用作家的视角、文艺的形式,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示新时代云南山乡巨变,实现云南文学创作的高质量发展,讲好“云南故事”,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建议在WIFI下观看,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为云南网)

  这次采风,您对云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刘醒龙(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联主席,《芳草》杂志主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挑担茶叶上北京》《天行者》《凤凰琴》等):

  七彩云南的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美妙。多年前,我到元谋县拜访过一百七十万年前使用火焰的元谋人,到彝良县见识了独一无二的二十世纪初设立的彝良县牛街分县,到万里长江第一湾采访过长江源头的第一座水文站石湾水文站。这次采风印象最深的,是闻一多先生的牺牲地。

  我和闻一多先生都是湖北巴河人,闻一多先生家在巴河左岸,我家在巴河右岸。那天因为下雨,行程较为匆忙,但我还是特意请朋友带我去了昆明西仓坡,就是闻一多先生遇难的地方,回想当年先生遇难倒在血泊中的情形,我感到很悲壮。当人们将所有赞美献给西南联大,献给那些活到能为国家强盛作出长久贡献的了不起的学者们的时候,我们更要牢记,正是英年早逝的闻一多先生的风骨与血性,支撑起这座充分体现知识分子特质的雕像。

  “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先生不仅这样说,更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对当代作家来说,万变不离其宗,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依然是对这个时代、对脚下的土地、对生你养你的人民的爱。

  关仁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代表作品:小说《白洋淀上》《日头》《大雪无乡》,长篇纪实文学《感天动地》《太行沃土》等):

  从西南联大旧址到闻一多旧居,回顾那个年代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闻一多是有风骨的文人。他是见自我、见天地、见灵魂的人。而西南联大是为后来新中国各行各业奠基,特别是文化奠基的一个学校。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长河中来看,这个学校具有独特的价值,它的精神力量和人才输出为新中国带来了璀璨的光芒。这次,我带着敬仰之心来到这些旧址遗迹,愈发感到当代的知识分子要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练就一身为国家、为艺术献身的风骨。

  顾建平(《小说选刊》副主编,编审,曾获首届黄宾虹美术奖。著有评论集《无尽藏》、散文集《冬天我到南方》):

  这几天一直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穿越,看了西南联大的几处历史遗存,看了在中外交通、交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碧色寨,还有查尼皮。

  1928年10月13日,在蒙自查尼皮村一间矮小的茅草屋里,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大多牺牲了,而且牺牲时非常年轻,看着他们的遗像、简介令人痛心。共和国今天的强盛、中国人民如今的幸福生活实在来之不易。重温近现代史,瞻望文化前辈、革命先烈的遗迹,可以让我们笔底的文字更具力度、深度,也更有厚重感。

  这次来云南,您看到有什么不同和变化?

  黄宾堂(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代表作品:《生命潮汐涌动的世界》《距离与空间》等):

  现在想来,离上一次到云南已过去十几年。上次在大理、保山,看到了多民族既有差异性又相安融合的风情,感受到了中缅边境地区居民和谐交融的日常生活,在腾冲,去了国殇墓园,感受到了在民族危亡中悲壮奋起血肉相搏的民族精神,让人记忆犹新。

  这次到云南,走的是西南联大线。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如同屹立不倒的精神堡垒。这是一群文化精英共同坚守和铸就的。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诠释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信念勇气和精神价值,他们教育救国,是一群不扛枪的战士,在中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以至抗战史中留下独特而永不磨灭的印记,永远值得后人仰望和铭记。

  顾建平:

  我第一次到云南是1993年,距今已经将近30年。30年间,我到云南不下50次。这些年来,云南从城市面貌、道路交通、旅游服务、乡村景观、文化建设,到当地人的着装服饰、精神面貌、言语谈吐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云南的现代化建设与全国同步,有些方面甚至超前几步,走在全国的前列。云南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多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茶文化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还有如西南联大、红色遗迹、香格里拉、茶马古道等,放到全国也是非常吸引眼球的。云南的发展,把经济和文化结合起来,生态环保,可持续,促进社会和谐,是五个文明建设的样板。

  张者(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桃李》《零炮楼》《文化自白书》等):

  我来云南多次了。谈起云南的变化,有变有不变。云南是全世界人民的旅游目的地,这一点不能变,她不能变老也不能变小,她应该永远保持着美丽,保持着她的魅力。当然,在城市化进程中,每一个城市都在变。云南的城市肯定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是随着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生的,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在这种变化中,云南的灵魂还在,这尤其让人惊喜和欣慰。丽江的古城还在,那些唱民谣的美丽姑娘还在;大理三月的好风光还在,美丽的香格里拉还在;梅里雪山还会时不时地显露出金色之顶,让有缘人一睹光芒。云南是以不变而应万变,比如那美丽的云彩,总是多姿多彩却又变幻无穷。所以云南是唯一的也是难得的。

  如何看待云南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

  谭旭东(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童诗集、新诗集《母亲与孩子的歌》《夏天的水果梦》等,文学理论批评著作《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寻找批评的空间》等):

  我之前也来过云南,感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我主要是做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创作是我的业余爱好。很庆幸的是,我有三位硕士生和博士生是来自云南的。来到云南采风以后,我感觉这里有壮美而不乏秀丽的山河,有五彩斑斓的地方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这些给我很多创作启示。实地考察能直接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我觉得云南既可以让我写出优美的诗篇,也可以写出抒情的散文,还可以写出幻想联翩的童话,这次采风可能会变成我业余创作的一个新引擎。

  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自己热爱的土地和家园,云南是中华大家园的一部分,云南的历史文化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璀璨部分,我坚信随着对云南了解的深入,会对她产生更深沉的迷恋和热爱。

  张者:

  云南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都很丰厚。总结起来有“一文一武”。“一文”就是著名的西南联大,“一武”就是云南讲武堂。

  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一边跑警报,一边做学问,完成学业。他们不时仰望着天空防着敌人的飞机轰炸,不时低头看着书本。他们抬头看的其实不仅仅是敌人的飞机,他们志存高远,想的是民族的未来。当他们低头时,他们又回到了现实,必须认真学习,做好自己的学问。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同时又是乐观和豁达的,这从跑警报中可见一斑。不叫“逃警报”也不叫“躲警报”,就叫“跑警报”。不“躲避”也不“逃遁”。边“跑”边望天,边“跑”边看书。那种紧张中透出的从容风度是对敌人最大的轻蔑。多年后,从这些“跑警报”的师生中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70多位院士……

  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到1935年停办,在26年办学历程中,共培养学员近万名。从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将军数以百计,共和国的两位元帅朱德、叶剑英都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

  面对如此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中国作家应当好好挖掘、利用。

  范稳(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代表作品:“藏地三部曲”、《吾血吾土》《重庆之眼》《太阳转身》等。曾获多个国内重要文学奖项):

  云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丰富的多民族大省,拥有25个少数民族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作家对精品力作的追求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云南省作家协会希望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世作品,尤其要鼓励这些少数民族作家书写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文学作品。

  由于云南民族文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培养少数民族作家需要时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从大山走出来许多少数民族作家,但他们的知识构架和文学基础相比文化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不过也可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这次我们请全国优秀的作家,在蒙自指导本地作家并进行交流,受到了广大基层作家们的热烈欢迎,从而也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朝着文学的殿堂又迈进一步。

  助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闻一多‘最后的演讲’舍生取义的故事”“‘扎西会议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故事”“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五个故事。

  在本次活动启动仪式上,省委宣传部相关领导表示,希望通过各位作家的生花妙笔、敏锐洞察,更加深入地发现和挖掘云南“五个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如何挖掘“五个故事”背后的精神,实现云南文学创作的高质量发展?

  徐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代表作品:长篇报告文学《天晓—1921》《大国长剑》,长篇小说《导弹旅长》,散文集《岁月之河》等):

  我是云南人民的儿子。我16岁从云南去到北京,61岁退休又回来。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云南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于是就有了西南联大的奇迹。这一次和作家朋友们一同探究云南、鉴赏云南,有了新的收获和启发。

  我刚走进西南联大纪念馆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哽咽,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不是因为泪点低,而是我看到了一个多难的中国,特别是我在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中看到“南渡北迁”几个字的时候。在那种烽火连天的恶劣环境下,有一波莘莘学子从北方撤往南方执着追求。那段历史赋予云南的,是灾难,也是厚爱。它聚集了中国所有学界的精英,他们给予了云南最大的馈赠。在那个苦难的年代,这批精英给云南带来了八年教育九千学子。即便是离开了的大师,也把文墨和治学精神留给了云南。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作家,感觉写实作家们挖掘云南故事还远远不够。特别是西南联大的故事,它送给了云南人民一份教育的厚礼。那些大师把自己的青春、理想、抱负、家国情怀献给了云南。他们一边躲避轰炸一边坚持教学,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竟然走出了那么多的大师级人物,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大师精神是大家精神,是留给中国所有作家的精神。

  云南不乏好作家和好作品,缺的是广泛宣传和包装。虽然我们地处西南边陲,但我们要有大格局、广视野、家国情怀和国家意识,并且要动员各方力量努力,从云贵高原走向文学高峰。

  关仁山:

  如何利用好“五个故事”的资源,创作出文学艺术精品来鼓舞社会是值得深思的。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方面都走在前列,如今,“七彩云南”的口号已经打出去了,但对于“七彩云南”的内涵还有待深入挖掘。西南联大的故事虽然已经拍成了一些影视作品,但还远远不够。对于西南联大时期的相关人物应进一步深入挖掘细节,讲述好他们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后这段时期波澜壮阔的故事。我们也不能就这个阶段看这个阶段的事,应站在历史长河中来考察。“五个故事”的精神,与今天在民族复兴中中国人砥砺奋进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新时代,我们既需要艺术表达,也需要真实表达,并且要站在一定高度。

  范稳:

  西南联大不仅是云南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民族甚至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它影响深远,学子遍布世界各地。挖掘这笔伟大的遗产,学习整理并精彩呈现不仅仅是云南作家的使命,而应该是全世界作家的共同责任。云南的文学、戏剧、歌舞、绘画、书法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为西南联大故事挖掘和呈现做了很多工作,也为伟大的题材奉献了智慧和力量。这次采风活动让西南联大通过文学形式广为人知,是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有益探索。

  站在作家的角度,请您谈谈如何讲好云南故事,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顾建平:

  我对云南文学现状的整体判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所强调的,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新时期文学四十余年里,产生了众多优秀的作家,发表、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我与云南文学界有很深的渊源,与李乔先生以下的几代云南作家都有交集,也是他们代表性作品的编辑或出版人。当前,中国作家协会正在积极推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文学项目,为新时代山乡铸魂,让我国的文学从“高原”向“高峰”攀登。建议云南的作家们一边写作一边思考,不断校正方向,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节制自己的才华,养精蓄锐厚积薄发,用自己多年的训练、思考和勤奋,书写新时代云南的山乡巨变、都市巨变、人与环境的巨变,让自己从优秀走向卓越,勇攀文学新高峰。

  范稳:

  我曾经以为沧海变桑田需要一千年、一万年,而现在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就能感受到变化。这种巨变只可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实现。文学创作要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如果匆忙创作,就有可能失之偏颇。尽管如此,我们的作家在现场记录时代脉搏,将这段历史真实生动地保存下来,今后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了解到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我们应该努力打造与时代同步,既有时代特色、历史真实又有文学价值的精品力作。

  徐剑:

  云南努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国家对云南寄予了很大希望。改革开放时期,当我们打通了铁路、公路通道后,预示着打开了云南面向世界发展的机遇和更大天地。

  我很想写一条路——滇越铁路;我很想写一个点,就是西南联大的点。这片文学的厚土,造就了云南文学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历史、地域、民族、风情的,还是世界的。云南的资源禀赋极好,特别是生态资源,物种的多样性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我们可以向滇南发展,以滇越铁路为基础,打造米轨国家公园,带动整个滇越铁路的文化和书写。其实在云南,类似这种旅游资源比比皆是。还有西南联大大师们的精神和文化气质也令人神往。

  云南是我的故乡,云南的土地是一块圣地。它有很多可以纵横的文学天地和疆域。云南的作家是幸运的,我作为云南人民的儿子也是幸运的。高黎贡山、三江并流、滇越铁路、中老铁路等都可以写出好的作品。我将重新从这里启航,书写更美好的云南!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吴丽 杨锡畅 马萧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记者杨锡畅摄)

  视频拍摄:马萧

  视频剪辑:杨锡畅

  来源:云岭先锋

  编辑:王璐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