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突先锋——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瞄准未来战场转型发展纪实
直升机群低空突入、特战队员机降布控、地面分队拔点跟进……深秋时节,中原腹地某训练场,铁翼飞旋、硝烟弥漫,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联合某特种作战旅、某数字化合成旅展开的要点夺控演练激战正酣。
“从平视战场到俯瞰战场再到立体感知战场,从空中突击旅这支陆军转型的标志性力量可以看出新型陆军作战力量的巨大潜力,也展示了陆军正在向全域机动、立体攻防战略转型目标阔步前行的铿锵步伐。”回顾空中突击旅改革发展史,组织此次演习的陆军参谋部航空兵局领导感慨万千。
破茧重生、换羽腾飞的荣光背后,是该旅官兵迎难而上、大胆创新的强军故事。旅队一名长期从事步兵专业的老兵自豪地说,“战斗在空中突击旅,感觉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挑战
2016年“八一”前夕,习主席在新组建的陆军机关视察时强调,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陆军转型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很快,作为陆军由平面作战向立体攻防转变的标志性力量——空中突击旅应运而生。由此陆军航空兵配合地面部队的历史被改写,空中突击旅作为独立作战单元,消除了空地的地理隔断,模糊了前沿与纵深的空间概念,更新了空中与地面兵种的作战理念,真正为新型陆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组建新质作战力量,就是要把我们作为主战主用的刀尖子,在战场上一击制胜!”谈及旅队的成立,该旅官兵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新”是空中突击旅的常态。新在编制体制,地空合一的力量编成模式向旅营级战术单元延伸,配载了空中侦察预警、电子对抗、指挥控制等多种任务模块,作战能力上实现从相对单一向多能并举跨越,作战模式上实现从“线性”向“非线性”跨越。
新在武器装备。空中分队实行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勤务直升机混合编成,具备较强的全员快速反应、空中快速机动、灵活机动部署和大纵深超越突击能力。地面分队陆续列装突击车、夜视仪等新型装备,作战能力、作战范围逐步提升。一名步兵连长兴奋地说:“以前我们兵器室只有枪,几个枪柜就是我们的全部家当。现在连队兵器室已经从1个小房间扩建成3个大房间,这还不算停得满满当当的车库。”
新在人员构成。旅队既有翱翔蓝天、空中拼杀的“金头盔”,又有驰骋沙场、逢敌亮剑的陆战“兵王”;旅里既有严谨细致、精准到位的战鹰守护者,又有听音识病、手到擒来的战车维修大拿。各路英雄汇聚于此,就是为了“空中突击”这个共同的目标。
该旅首先从党委“一班人”自身抓起,自觉围绕“找准定位、推进转型”召开专题研讨会,统一思想认识,规划转型蓝图。机关第一时间组织学习新单位建设论证报告,明晰新单位建设规划路线图。官兵们及时开展专题教育,采取领导分工上大课,讲清新单位的职能定位、地位作用和建设方向,明确转型发展方向。
“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豪的同时,官兵感到更多的是压力,“空中突击旅建设对我军来说既无前路可循,也无经验可依,想要建好这支新质力量无疑是一场持久的‘突击战’。”
联合
万事开头难,空中突击旅组建之初,官兵对转型到底怎么转,是以地面力量为主,还是突出空中力量,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分歧。有的基层主官只顾理顺关系,训练新课目却无从下手,还有部分战士简单认为,“合编就是为了让协同更方便”。
有一次,该旅在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陆空联合演习,受恶劣天气影响,预定机降点不满足机降条件。飞行员临时选择位置,因为不了解步兵战术战法,将步兵投送至蓝军包围圈,导致步兵刚落地便成为“俘虏”。
同一场演习,步兵连冲击受阻,引导武装直升机空中支援。因不了解直升机进入退出航线,导致武装直升机被蓝军地面防空火力埋伏,被判“出局”。
两次“败北”的教训让该旅官兵清醒认识到:简单的让直升机搭载突击步兵不是空中突击,空中突击旅的体系作战效能,不只来自外在武器装备和体系结构,更多取决于多种力量能否有效融合。
“新型作战力量更应有冲锋的姿态,敢于打破隔阂束缚,才能跑出空中突击旅转型路上的加速度。”为此,该旅党委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带头从最基础的飞行常识、抗眩晕等内容学起练起,通过当兵锻炼、换岗实践、代职体验等多种途径,分批次安排年轻飞行员到步兵分队代职锻炼,利用野外驻训、大项演训任务等时机,推动空地人才互学所长、共强本领,“空地一体”的理念逐渐根植官兵脑海、融入官兵血脉。
空地协同训练催生出新的练兵备战场景:参谋比武中,飞行员一举夺冠;飞行筹划,步兵班长当参谋。狙击手在“空中练”,飞行员在“地面学”,空中课目和地面课目融合组训,空地兵力真正合在一起、打到一处。实兵对抗演习中,飞行员发现“敌”目标,并未选择迎面打击,而是在空中利用信息系统发送坐标,呼叫地面先遣力量支援攻击“敌”目标。
“建制内兵种携手只是一小步,如今我们已经步入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新格局。”该旅领导介绍,他们与空军某部组织互为条件训练,精研地面突击步兵如何引导空军战机实施火力打击,练出陆航直升机与空军战机配合行动的默契;空地协同演练,他们与联勤保障部队多支力量配合,探索平战一体的保障模式;同时,他们还与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开展联训,部队电磁干扰与反干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如今,“无训不联,无联不胜”已成为该旅官兵的思维习惯和自觉行动。从空地协同到要素联动,从军种内融为一体到跨军种渐成体系,空中突击旅体系练兵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部队实战能力持续提升。
突击
夜色如墨,演练目标区域伸手不见五指,一阵急促的旋翼声呼啸而至。悬停、开舱、抓绳、离机……数架直升机搭载突击步兵飞抵“敌”目标上空,采取夜间无光条件下悬停机降战术,迅疾完成穿插任务。
前不久,实兵演练中该旅一鸣惊人:在完成预定课目训练后,该旅主动向上级要求增加难度,大胆尝试他们探索的“夜间无光机降”新战术,闭灯驾驶、低空突入等险难课目,让不少同行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有的同行表示不解:“像这种只有在动作大片中出现的画面,搬到现实中可行吗?”有的飞行员战友善意提醒:“飞行无小事,夜间无光作业风险太大,规定课目做好了就行,见好就收吧!”
“总要有人去突破!”该旅领导认为,空中突击旅这支新质作战力量想要早日换羽腾飞,就必须敢于创新和突破,“强军兴军时不我待,有些训练风险必须得冒。”
说干就干,他们一边联系厂家工程师,摸清装备的“脾气秉性”和各项极限值,一边带着官兵穿戴夜视器材从地面模拟开始,循序渐进转到实装训练,最后再到实践论证。努力没有白费,这项战法创造了某型机夜间快速绳索降的纪录。这次演练之后不久,这种新战法就在该旅推广使用。
今年2月,还是在这个训练场,又一波新战法出炉:单机多人同时机降、空中射击、战斗警巡等。在场的上级领导和工厂人员听后心里都打起了鼓:“国内类似的训练还没有形成体系,你们这一步迈得是不是有点大了?”
“总要有人去突破!”10米高空,直升机平稳盘旋,6条绳索同时下放,6名突击队员迅疾出舱、索降落地,整个演练过程干净利落,又一项训练纪录诞生。
“第一个尝试有风险,可如果训练场上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新质战斗力生成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回望一路走来的历程,该旅领导表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今天的新战法,也许明天就会落伍,唯有不走寻常路,勇闯未知的世界,才能锻造出能战善战、敢打必胜的精兵劲旅。”
胡瑞智 王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