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受理推诿扯皮等四类问题
人民网合肥7月14日电 (胡雨松)为进一步贯彻安徽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7月8日,安徽省直效能办、省数据资源局在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共建,升级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市民向“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咨询。人民网 胡雨松摄
这里能办理什么业务?哪些“办不成的事”在这里能办成?近日,人民网安徽频道来到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探访。即使是工作日,服务中心大厅内依然忙碌非常,不少办事群众专程前来办理社保、医保、公积金等业务。新设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设置在1号办事大厅第8号窗口。
据了解,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主要受理的问题包括受理不及时、办理超时、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四大类:
一、线上或线下申请办理省级政务服务事项,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的问题,或者受理不及时、办理超时问题;
二、前往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办理省级政务服务事项2次及以上仍未能办成的问题;
三、来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部门间“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问题;
四、沪苏浙地区可以办理的省级政务服务事项在皖尚不能办理的问题。
在接到服务对象意见反映后,工作人员会认真登记服务对象反映的“办不成事”相关问题,信息同步录入“互联网+效能管理”信息化平台,跟踪督办。省直单位窗口在“办不成事”反映事项办结或提出办理意见后,要在1个工作日内将办理情况反馈企业和群众,同步反馈给“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特别是对于那些符合政策规定不给办,或“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单位和人员,安徽省直效能办将严格实行效能问责,相关情况纳入安徽省委综合考核发展(效能建设)考核。
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指导处一级调研员郭家强介绍,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初衷,是为群众和企业等各类服务对象因“疑难杂症”无法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提供反映渠道,让大厅内的问题尽量在大厅内解决,让服务对象少跑腿。
“其实在今年2月,全省‘一改两为’大会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已经在大厅内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是想给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便利和兜底服务。”郭家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自反映窗口正式运行以来,受理范围内,还没有出现过“应办未办”被群众投诉的事项,“不管群众带着什么问题来,工作人员都是耐心解答,热情将办理事项需要的材料、对应的窗口进行一次性告知。”
在政务服务中心,也有群众因没留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职责权限和服务范围,带着如拖欠工资等问题来到窗口咨询。窗口一位工作人员透露,针对此类超出权限的问题反映,窗口将尽可能替办事群众联系到相关职责部门,并对问题进行记录,尽量让他们满意而回。
工作人员介绍自助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人民网 胡雨松摄
在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2号办事大厅内,三台崭新的一体化智能自助设备格外醒目。这是中心今年重点打造的省级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推行天天“不打烊”服务,在全国创新推出一体化智能自助系统,系统里开发上线了500多个高频自助办事项,推行安徽全省域通用、全省域统管,办事群众在此可实现省域内就近能办、异地可办、跨区通办。现场导巡员程鑫介绍,自助设备容易操作,也基本无需排队,自3月份运行以来,已经有不少办事群众成为自助机的“熟客”,甚至不少老年人也成为自助机的粉丝。
为了让办事群众更好地享受智慧高效的政务服务,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数据资源赋能政务服务,通过掌上办、网上办、窗口办、自助办等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互补,倾力打造便利化、全天候服务。“现在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都普遍设有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里面设有智能自助设备,可以满足社保、医保、不动产、税务、公积金、公安等高频服务需求。”郭家强说。
目前,安徽省通过一体化智能化的自助设备和“不打烊”的服务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线下“没空办、没处办”的难题,填补了办公时间之外的服务盲点,在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期间,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便捷、贴心的服务,让数据在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畅通”起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