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产业兴,人才聚,铺就乡村致富路
“猪是自己养的,香肠是自己灌的,好日子是自己过的。”春节前夕,李少清的朋友圈发布了一段灌香肠的视频。视频中,自家养殖的黑猪肉纹理分明、肉质粉嫩、成色很好,晾晒的香肠依次排开,晒出了浓浓的年味。配乐也很应景,歌里唱着:“喜气洋洋过年了,我们的生活像花儿开了……”。
王元虎和李少清夫妻俩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第一批返乡创业大学生,2009年,两人回到村里当起了“猪倌”,开始了黑猪养殖之路。
回忆创业初期,王元虎表示,由于养猪成本高,当时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带着他们在村里挨家挨户借钱,“借条上写‘高淑贞借,王元虎用’,这么把钱凑齐的。”
如今十几年过去,这家曾经艰难起步的养猪企业,已经拥有三处生态基地,开设了16家直营店,发展成为济南市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
临近春节,生产车间里里外外都忙碌起来。屠宰、排酸、分割、包装、运送……平时听着音乐、吃着“草粮”、住着“高楼”长大的黑猪,不久后将出现在消费者的年夜饭餐桌上。
“今年行情非常好,订单比往年多了近一半。说明大家对食品安全、健康饮食更加关注了。”整理着手里的订单,李少清感慨,“普通猪肉只能卖到十几元一斤,我们的黑猪肉这么多年来价格都非常稳定,目前均价在五六十元。这就是品牌农业的优势,咱依靠的是高品质。”
为了保障春节期间的产品供应,需要加班加点,从一大早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有的事。下午七点左右,90后员工隗洪芸驱车赶往客户家送黑猪产品,“下班路上送个货。今年很不错,明年一定会更好的!”作为三涧溪村众多返乡年轻人中的一员,隗洪芸对未来充满信心。
年轻人扎根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产业发展活力十足,增收致富有底气,幸福生活有奔头。
2022年,一只长76米、高13.5米的巨型粉猪在三涧溪村拔地而起,成了三涧溪村的地标性建筑。这座名为“章小福”的农乐园主体建筑,是王元虎对第一产业黑猪养殖进行产业升级,由8700平方米的旧猪舍转型成的。
“小粉猪”外表呆萌,其实内藏乾坤。踏进小粉猪的嘴巴,这里不仅包含农产品分拣、冷链仓储空间,“农创+文化+科普”空间,同时也是面向青年人的实训和创业创客基地。
种地、养猪、农产品全链条加工、打造“章小福”农乐园、设立研学基地、创建“农”字号创业园区……当年的养猪场,如今成了“四位一体”的生态绿色种养殖基地,成了三产融合发展的多功能综合体,也成了吸引人、留住人的农村创业就业平台。
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教融合的道路延伸开来。
年终岁末,收获时节,忙碌中也包裹了欣喜的滋味。面对新的一年,李少清说,期待把“创”字号农业创业模式细化落地,为富有乡土情怀年轻人种下梦想的火种。“我们会继续扛好旗,打好样。以自身经历为样板向大家展示:农业还可以这样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