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浙江严厉打击拒执犯罪

发布时间:2023-04-06 14:42:00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4月3日从浙江省高院打击拒执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浙江法院连续5年开展打击拒执专项行动,共收拒执刑事案件4459件,收案数逐年递增。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浙江法院构建党委领导、政法牵头、法院主导、多方参与的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格局,由法院单打独斗向各职能部门集成作战转变。2022年,全省法院审结拒执刑事案件1260件,判处拒执犯罪850件947人,并加大对与拒执行为相关联的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虚假诉讼、妨害作证等妨害司法犯罪的惩处力度,审结此类案件800余件,保持打击拒执犯罪高压态势。

  自浙江开展全域数字法院改革以来,全省法院深入推进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不动产司法拍卖过户“一门联审、一窗办理、一次办结”,拍卖用时缩短40%,平均办证由20天缩短到2天;车辆查控则通过“云执行”模式,处置提速50%。

  为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浙江法院宽严相济,对蔑视司法权威和拒不履行支付赡养费、抚养费、劳动报酬等性质恶劣的拒执犯罪,依法从严惩处;对积极主动配合执行,彻底认罪悔罪,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谅解等情形的,依法从轻处罚。2022年,全省法院以拒执罪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45人。

  值得注意的是,全省法院开辟打击拒执犯罪行为“自诉主战场”,受理拒执自诉案件有较大增幅,从2017年29件、占比13%增长到2022年460件、占比33.8%,2022年拒执自诉案件占全部刑事自诉案件的66%,位列第一。“2022年,浙江民商事案件自动履行率达51.33%,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说,全省法院将持续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被执行人身份、行踪精准定位及对其高消费行为及时预警,破解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监管难、拒执取证难等问题,推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