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和县:篾匠街有一抹“马甲红”

发布时间:2023-07-10 16:27:00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7月5日下午,和县篾匠街的三户居民来到篾匠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办公室郑重地在征迁协议上分别签下自己的名字,其中居民王友荣感慨:“他们做事公平、真心,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在篾匠街,经常会看到几个“马甲红”穿梭游移在小巷人家,为住户宣传征迁政策、丈量评估房屋、算好账目,这一抹“马甲红”在古老破旧的街道中更显亮眼温暖。王友荣所称道的就是这一抹“马甲红”,是从全县不同的部门抽调来,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为和县篾匠街项目征迁奔走在篾匠街小巷。

  “我们自制一件马甲,后面印着征迁服务:公开公平公正 真心诚心贴心。”项目办负责人姜慧圆展示着红马甲,笑言,“所有政策补偿透明公开,对外张贴,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不公平,担心不均,有后台的就会多补,但我们一视同仁。”

  ”一言以蔽之,即一心为民办实事,诚信做事不欺瞒,政策透彻讲明白。”他说:“穿上红马甲,就将‘三公三心’背在背上扛在肩上记在心上。”对年龄大、身体弱、不能行走的被征户,他们上门服务,为住户讲清征迁政策,算好账。

  说起篾匠街,项目办的每个人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一段深深情怀。年龄最大的王芳,曾是大桥社区主任,现已退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在每年人大议案中,为篾匠街的改造不停地鼓与呼,改造篾匠街是她一块心病;曾在消防部门工作过的姜慧圆,因篾匠街狭窄的街道写过一篇《高温天气‘烤’验篾匠街消防安全》,篾匠街的消防安全始终令他揪心;来自基层一线的王恒荣,几度征迁,几度风雨,为篾匠街数次征迁未果而较劲,希望这次圆了征迁梦;胡仕信则是房屋评估行家,虽有采薪之忧,但听说征迁篾匠街,他二话没说就过来,因为对这儿他再熟悉不过;吴浩东作为和城的女婿,一直从事机关内勤,听说篾匠街征迁,他踊跃报名……

  篾匠街坐落在和城历阳中路南侧,街长400多米,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街上具有徽派建筑的旧房早已破旧,不少已成危房。“这里的住房最破旧、最危险,街道最拥挤,环境最恶劣,人口最密集,甚至一家三代、四代、五代住在一起的都有,政府20年前就想征迁,因多种原因而搁浅。”说起从前篾匠街的征迁,姜慧圆不无遗憾。

  这次挂帅领衔这个征迁项目,姜慧圆不信 “篾匠街征迁干不成” 这个邪,他认为只要工作做到家,凭着“三公三心”没有干不成的事。自5月28日启动征迁项目后,这些“马甲红”进街入户调查摸底,宣传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讲政策,谈征迁对家庭、子女的好处,从细节、小事入手,帮他们算好经济账、亲情账、明白账。“马甲红”不仅是征迁员、宣传员,更是服务员。

  项目办的工作人员张怡来自基层,大大小小的征迁参与过不少,起初以为到项目办工作应该很清闲很轻松,没想到工作节奏更快,压力更大;初为人父的吴浩东,自从到了篾匠街项目办后,披星戴月是工作常态;来自第三方机构的一家测绘公司的测绘人员小李做事认真负责,他感慨:这里工作节奏快、要求严、标准高,晚上做梦都在丈量房屋。

  县水利局老宿舍属于这次征迁范围,70多岁的汪某一人在这住了七八年时间,对这里很有感情,尽管记忆减退,但他出门只能认得这个家。项目办找到他儿子,很快,他家于5月28日带头第一个签了征迁协议,这是全县2023年货币化安置第一单,也是篾匠街被征第一号。截至目前,项目办已签约83户,短短一个来月,就完成任务一半。(常兴胜)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