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力”让丰镇月饼走出小城走向全国
在丰镇市第六届月饼(美食)文化节上,短短5天丰镇月饼销售额达630多万元。中心广场上砌起的一座长11米、高5.2米,一小时出炉500个月饼,需6个师傅“玩转”的老式烤炉,成了该市地标性打卡地,参观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在天津工作的董轶望说起家乡的丰镇月饼感慨道:“这次回来正好赶上了美食节,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烤炉时就觉得非常接地气,让我想起小时候,家家户户砌土炉打月饼的情景。如今,每到中秋节,我都要从丰镇老家买一些月饼带给天津的亲朋好友,只有吃上一口胡麻油与冰糖融合的丰镇月饼,才算过节。”
如今,有着260多年历史的丰镇月饼不仅是地标性美食,也因“融合力”,实现从小县城突围走向全国。
丰镇月饼融合而成
在丰镇市,有一座名扬天下的古镇——隆盛庄,这里是连接万里茶道的重要站点。
乾隆三十三年,清政府招民在此垦荒建庄,概取乾隆盛世之意,定名为隆盛庄。隆盛庄历史悠久,在古镇诞生的美食——丰镇月饼,至今有260多年历史,享誉华北地区,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对丰镇月饼颇有研究的丰镇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薛韬对记者说:“在明朝洪武年间,许多山西人为了生计,来到草原深处,参与耕作劳动,这种现象延续到清朝乾隆年间,即‘走西口’。到清朝中晚期,随着人们在这里不断聚集和居住生活,形成了丰镇、隆盛庄等集镇。随后大批晋商、冀商带着茶叶、丝绸、糖、瓷器等来到这里,把这里当成中转点再前往草原深处,最终到达蒙古国和俄罗斯,用自己的商品交换当地的特色商品,这条商道也就成了万里茶道的一部分。”
据薛韬介绍,那时运输工具都是牛车或驼队,因路途长,人们需要携带口粮,晋商携带的一种口粮叫太谷饼。太谷饼是山西晋中市太谷县的特色糕点,因香甜、酥软、味道极佳被称为“糕点之王”。当时一个叫常清的人因饥荒从山西来到隆盛庄,到一个叫“上三元”的干货铺工作,成为一名糕点师。常清在制作糕点的过程中,想着制作一种饼,让商人沿途也能买到。之后,他研究太谷饼和少数民族地区胡饼的制作技艺,在胡饼的高油、高糖、高热量、不易变质的特色上,融合太谷饼的香甜、酥软的特点,慢慢制作成了丰镇月饼。可以说,丰镇月饼是民族饮食文化融合的产物,因丰镇月饼口味好、携带方便、不易变质等特点,丰镇月饼一出现便深受人们喜爱。
传统技艺百年传承
在丰镇市隆盛庄有一家常三文月饼干货铺,铺子负责人叫常晓峰,是常氏月饼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也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当年,正是常晓峰的祖爷爷常清在隆盛庄“上三元”干货铺工作时,把山西的太谷饼和少数民族地区胡饼的制作技艺糅合在一起制作出了丰镇月饼。
今年43岁的常晓峰,圆脸、中等个子、一身休闲装,给人的感觉很稳重。“我选择的是传统路线,传统的工艺要传承下去。”常晓峰从16岁开始就在自己家的作坊学习月饼制作技艺。他家的月饼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除了材料和口味有些改进,从和面到出炉、晾凉全过程基本用的还是祖辈传承下来的工艺。
说起丰镇月饼的制作工艺,业内人士首先谈到的是面、油、糖以及水。这些原料的比例和质量直接影响月饼的口感和品质。对于这方面常晓峰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制作丰镇月饼,面和油特别关键,面最好是当地种的小麦粉,油选好点的胡麻油,水是咱们丰镇当地的水,这样才能制作出品质好的月饼。以前做月饼原料比例是10斤面粉加入2斤油、2斤糖,现在的比例是10斤面粉加入4斤油、4斤糖,以前,糖只有白糖,现在白糖、红糖都有,口味也有了很多种。”
据了解,常三文月饼干货铺每年生产月饼30余万块,这跟那些量产的生产企业的产量比微乎其微,但常晓峰想要的不是产量,也不是销售额,而是祖辈经过上百年传承下来的这份宝贵财富。
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
每逢中秋佳节,丰镇市周边地区的人们慕名而来采购,各大月饼店铺的顾客络绎不绝,购销两旺。丰镇月饼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畅销百年。
如何发挥优势,从季节性生产实现全年生产,让丰镇月饼走出小城走上人们的餐桌?以丰镇市海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丰镇市月饼协会会长魏中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们接续奋斗,探索改变着原有的生产销售模式。
在空中俯瞰丰镇食品产业园,只见一座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楼阁华丽气派。记者走进位于园区内的丰镇市海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控室,通过生产线监控大屏幕,车间忙碌的景象尽收眼底:统一着装的工人们在各种机械的配合下井然有序地完成着月饼制作的各道工序。
魏中介绍:“丰镇食品产业园2014年建成,目前园区有月饼生产企业20家,自从这些企业入驻后,月饼产值翻了5倍,年产值达5.6亿元。”
海鹏月饼是魏中的父亲魏海鹏打造的品牌。已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变成了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区域特色烘焙企业。现有生产工厂4家,总面积12000平方米,产品单品有100多种,合作伙伴500余人,连锁门店80余家,天猫、抖音、京东等电商平台均设有旗舰店。
“为了发展得更好,我们在经营过程中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迎合人们日常饮食习惯,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内蒙古第一糕点品牌。”魏中说道。
吸纳融合,丰镇月饼将传统无馅的月饼延伸出浓烈草原风味的酸奶月饼、奶酪月饼及无糖月饼、五馅月饼等众多适合大众消费的月饼品种,还出品了适合年轻人喜欢的小甜点,并借助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畅销大江南北。
丰镇市委、政府把月饼产业作为地方一项富民产业积极推动,多措并举为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持,月饼产业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持久的生机与活力。每年通过组织举办月饼文化节、网络营销、参加展会等多种形式,扩大品牌宣介,拓展国内外市场,丰镇月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在全国各地的市场占有率也节节攀升。
2009年,丰镇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丰镇月饼获得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丰镇月饼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称号;2023年7月,丰镇市成功入选“月饼美食地标城市名录”。
目前,丰镇市有大小月饼企业200多家,其中,年生产能力20吨以上的有11家,年产值过百万的企业5家。2022年丰镇市月饼产量达43.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在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北部,以“丰镇月饼”“丰镇糕点”“丰镇饼屋”冠名的门店达10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带动了旅游、物流、餐饮、住宿、副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丰镇月饼已成为丰镇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记者 皇甫美鲜 李萨如拉 海军 香桃 胡萨日娜 伟勒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