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当深秋的阳光洒向大地,东营杨庙·黄河里旅游度假区也热闹起来:文艺演出、草地露营、美食品鉴……自9月28日正式运营以来,这里已接待游客1万人次。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党中央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保证群众安居乐业高度重视,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总书记的话,我们牢记在心。”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说,依托罗盖村原址村落,我们规划打造综合性乡村微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度假区全部建成后,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辐射带动就业500余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是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明确要求。从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从新增就业连年超过120万人,到实施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体十年双倍增行动,再到9类困难群体救助标准大幅提高……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实现收入水平更高、公共服务更好、社保兜底更牢,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拼出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抓住重点、精准施策
让美好生活更加“可见可感”
10月13日7点多,把孩子送到学校后,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村民周建梅来到六合新村服务中心东边的地毯加工车间。双手在编织机经纬线之间穿梭,周建梅乐呵呵地说:“不出村台就有活儿干,每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不仅能顾家,庄稼活儿也不耽误。”
三年前,周建梅一家告别了生活多年的“水窝子”,搬进了六合新村村台上的新家:一套144平方米的楼房。新村里不仅新建了小学,还引进了地毯加工等产业项目,配套建设了3个致富车间,在家的妇女老人有了就近工作的去处。眼下,看着新村发展越来越好,村里通过流转土地发展黄桃种植产业,周建梅和外出打工的丈夫合计着,来年也流转过来十几亩地,在家乡创业,“日子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山东既有多年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也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抓住重点、精准施策,全省上下努力探索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山东路径。
滩区群众是总书记深深的牵挂。山东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累计投资371亿元,建成外迁社区、村台社区55个,新建护城堤33.9公里,改造提升旧村台99个、临时撤离道路473公里,圆了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近年来,山东制定进一步巩固滩区迁建成果后续扶持政策,建设53个产业项目、总投资64亿元,2022年滩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9.9%。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蒙阴县的百花峪村,蜿蜒3.6公里的环山路,以平均每公里9家民宿、农家乐的密度,绘就一条“美丽经济”带。作为山东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市、区)之一,蒙阴县在绿色低碳生态促共富上积极探索,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放眼全省,各地积极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闯出百姓富裕之路。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山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就业增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今年1—9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7.5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87%。作为一项促进共同富裕全局性、牵引性、标志性的重大任务,山东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近年来,全省累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25.3万个,安置上岗123.4万人,目前在岗114.2万人。
深化改革、强化统筹
推动公共服务城乡之间“同频共振”
近日,黄河北岸的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小学,一场足球比赛正在进行。作为天桥区冠军队,桑梓小学女足队迎战平阴县洪范池镇小学队。“学校足球老师是从城市学校来支教的‘外援’,后来喜欢上这群农村娃,就留了下来。经过大家努力,学校已成为济南市体育教研示范学校。”桑梓小学校长宋明媚说。
两年前,根据“县管校聘”政策,宋明媚从天桥区优质学校聘到相对偏远的桑梓小学,把项目式学习和优秀课程带了过来。农村和城市学校互派教师交流轮岗,也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像桑梓小学一样的农村学校。
随着山东全域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全省交流轮岗校长教师达23万余人次,其中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交流教师4.9万余人,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不断优化。
城乡之间“同频共振”的,不止于此。共同富裕,重在城乡“共同”。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统筹,山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公共服务需求。
走进淄博市沂源县一些较大型村庄,能看到老人们聚在“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享受着就餐、洗澡、诊疗等养老服务。依托全域353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和助餐服务点,沂源县446个村(居)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
山东是农村老年人口大省。近年来,山东以农村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县、乡、村、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省县级敬老院、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均达100%,共建设农村幸福院12576处、农村助老食堂7435处。针对农村留守老年人,还建立巡访关爱制度,定期开展探视帮扶服务。
如今,“优质均衡”四个字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似柴米油盐融进了百姓寻常生活。根据山东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到2025年,全省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将达到新水平。
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解锁“幸福密码”
“进城,可以上大堤坐公交车;送孩子上幼儿园,走路10分钟;有个头疼脑热,村口的诊所都能看了。”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新村村民殷和常说,“便利”体现在方方面面,之前他需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就到村口的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审批服务驿站提交了申请材料。“以前得上十几公里以外的县城服务大厅,现在不到两周就办好了。”
这得益于艾山新村2021年在全县率先实体化运行新村党群服务中心,人社、民政、工商、残联等部门27项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下沉,实现了“不出村,把事办”。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办理事项220余件。
在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的过程中,社会治理是一块起着重要作用的“压舱石”。近年来,山东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持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网格员是社区安宁的守护者,在齐鲁大地上,千千万万专兼职网格员用智慧和汗水织密平安网络。
考虑到辖区居民白天忙于工作,滨州广泛开展“百姓夜话”活动。傍晚时分,网格员和居民们围坐一起,听听群众有哪些烦心事,一起商量怎样更好解决问题。沾化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纯伟介绍,他们还充分用好市里统一开发的“百姓管家”平安码,居民群众可以“扫码入网、一网通办”,随时随地寻求网格员帮助。截至目前,沾化区“百姓夜话”活动开展2万余场次,覆盖网格群众15.88万户次,收集问题诉求1422条,意见建议727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7件。
“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牢记总书记嘱托,解锁更多社区治理新路径,山东各地正立足实际,积极行动:淄博市高青县通过“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四级联动服务体系,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济宁市梁山县用活社区党委、村干部、社区工作者、年轻党员“四支队伍”,不断完善民主协商议事社会治理体系……共商小区事务、共建幸福家园、共享治理成果,“幸福故事”正在不断上演。(张春晓 齐静 刘一颖 报道 赵念东 赵国陆 高田 通讯员 刘欢 许志浩 参与采写)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