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光明文化周末版:到佳木斯看海

发布时间:2022-09-16 09:41: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诗意中国】

  作者:刘昆

  到佳木斯看海?是真的!

  清早,从佳木斯市区出发,前往富锦时,天空还是瓦蓝如洗,一丝浮絮都没有。在车上闭目养神一会儿,睁开眼时,已见一朵朵白云,绽着笑脸,从各个方向,迎着你,引着你,去赶一场云的集会。

  那云彩,千姿百态,或俏皮,或持重。细的,如轻絮,似飘丝,有着翩然散淡的曼妙。大一些的云团,如新弹过的棉花,既饱满,又绵柔,可以轻盈地翻着身子,变着姿态,欢快地跟着你走。

  人在地上,心随云飘。

  路两旁,延展着宽阔的湿地。丛生的芦苇,迎风摇曳,水边草地上,几只白色的鸟儿单腿立地,一动不动,突然,“扑哧”着,奔跑几步,然后扯开了翅膀,向着云的方向飞去。速度之快,让人担心它搅乱了云的衣裳。

  朋友说,那鸟,是东方白鹳,堪称“鸟界国宝”,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很高。这些年,因为生态好了,湿地多了,结伴东方白鹳来栖居的鸟类,多达三百种以上。过去,鸟儿翔集时连成线,现在都是成片成片的了。

  过湿地,一片海,向我们奔涌而来。

  那是稻的海洋啊!

  千里沃野,无际无垠。遍地金黄,向着远方漫展。为着让我这个南方人见证北大荒稻田的辽阔,朋友领着我们,登上富锦万亩大地号的一处瞭望塔。极目远眺,但见远处的地平线,连着稻海与云海。清风拂过,稻浪荡漾,携着跳跃的音符,迤逦而来。

  吃过午饭,我们向建三江方向出发时,天空的云彩,变得浓烈起来。

  无论朝着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云的身影。远方天际线低处,云堆积得有些严实,略现出淡灰的色调,往穹顶舒展时,已是层峦叠嶂之势。各种形态的云团,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稠的、稀的,都赶着趟儿,各自拉开了阵势,将最美的姿态,布置在蓝色天宇。

  我在车上搜肠刮肚,想找出合适的词来,描写它们的万千仪态、婀娜多姿,可是,其绚烂,其丰富,其瑰奇,其变幻,哪是我的想象力所能穷极的!

  不过,这一点都不会减少我由衷的欢喜啊。这些云团,因为白得通透,白得干净,显出格外的轻柔,透出别样的温情,纵然就在头顶,也不给你丝毫的压迫感,直想伸出手去,掬上一朵,细细抚摸。有时,它们挤得蓝天只余下很少的罅隙,倒更衬出蓝的明净可爱来,让人心生疑问:这不经意的“留蓝”,出自哪位丹青妙手?

  跟着云走。我们来到建三江七星农场。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因为靠近祖国东北部边陲,这里又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有沃土就有粮食。“中国粮仓”,成为这里的美誉,更化为一种使命。一年一度,希望的种子在这里播下,创造出“十八连丰”,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成为可能,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日常。

  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就坐落在七星农场。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小姑娘,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意。她告诉我们,自己是第三代北大荒人。这里以前荆棘丛生,为了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父辈们把苦吃够了。如今,一切都变了样,生产不但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慧化,都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种地了。

  农机中心外,是一个万亩大地号。稻海深处,几架无人机在低空盘旋。

  一阵风吹过,稻海泛起了波浪,送来醉人的香。

  “好久没有闻到稻花香了!”我忍不住赞叹。

  “您闻到的,是稻香。稻花香早过啦。不过,比起稻花香的浓,稻香更多了一份醇。”小姑娘笑着说。

  哦,稻花香浓,稻香醇。

  “从目前测产情况看,今年粮食产量好于往年,‘十九连丰’有望。”农场负责人高兴地说。

  丰收的喜悦,喜悦的味道,诱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向稻海的深处奔去。

  此时,漫天的云彩,不知不觉间,从大地号远处的天际线升腾,似大海边拍岸惊涛卷起的千堆雪,翻滚着,碰撞着,簇拥着,密密匝匝,向天空堆叠,将天幕布满。阳光穿过云层,漫射出一道道金光,将白云染成橙黄,与稻海的金色衔接。

  周遭,突然变得如梦如幻。大地更显辽阔了。

  这稻海,真是人间的仙境啊。

  抬头看那云端,一个动物王国开始欢腾了。啸的虎、吟的龙、吠的犬、游的鱼,都等着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认领。有的成群结队,有的特立独行;有的秩序井然,有的自由散漫;有的憨态可掬,有的俏皮灵动。它们俯瞰着美好人间,播撒着云海里的喜乐。

  远处,新建成的建三江机场,一架飞机掠过万顷沃野,向着云层深处飞去。那一定是一个幸福的航程。

  此刻,我也要离开了。挥一挥手,想带走一片云彩!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