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建设须过节水关
作者:吴秉泽
科技巨头谷歌日前发布的《2023年环境报告》显示,该公司在2022年消耗了56亿加仑水,这相当于全球日饮用水量的四分之一,有人估算大概能装满1.5个西湖。报告还显示,谷歌公司2022年消耗的56亿加仑水中,有52亿加仑用在数据中心上。据了解,数据中心的耗水主要用于冷水机、冷却塔和空调等冷却系统的运行,以防止数据服务器过热。
近年来,不少大型数据中心出于成本因素考虑,逐步弃电用水,来给服务器降温,与之伴随的耗水量、水源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业界普遍认为,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持续升级和大量科技公司竞相建设新数据中心,相关耗水量很可能会继续上升。
如何减少数据耗水、优化WUE(水资源使用效率)值,已经成为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绕不开的话题。为了节约用水,不少企业尝试了一些新办法来为数据中心散热。如,微软曾尝试将数据中心部署在海底,利用潮汐带走服务器工作产生的热量,这种方式在大幅降低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值的同时,也降低了数据中心WUE值;Facebook将数据中心建在北极圈附近,利用巨大的风机将外部的冷空气引入机房内,给服务器物理降温;位于贵州贵安新区的华为云数据中心采用直通风技术,经大楼百叶窗将冷风送进机房,产生的热风经热通道从楼顶排出,充分利用了当地气候凉爽的优势。
目前,国内对数据中心的耗水问题也日渐重视,一些地方已将耗水列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年7月修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的若干规定》,新增了引导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再生水的内容,要求“再生水输配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数据中心,设备冷却水、机房加湿等非生活用水应采用再生水”。内蒙古某地更是下发文件,《禁止大数据企业使用地下水冷却降温》。
可以说,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必须过好“节水关”。这既是数据中心节约成本的需要,更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需要。
一方面,要尽快为数据中心用水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标准与利用效率评价方法,让更多的数据中心重视节水问题,推动其根据功率场景采用节能高效的冷却技术。
另一方面,要在满足使用需求的条件下,将数据中心尽量布局在气温相对较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如,腾讯在贵州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建在一个被掏空的山洞里,可充分利用山洞天然低温给服务器降温,降低了制冷设备的使用频次和水的消耗量。
此外,还要积极研发推广循环利用冷却水、浸没式液冷、喷淋式液冷等更节水的冷却技术,探索更加高效节水的冷却技术,提升冷却系统的使用效能,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