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公共文化服务让生活更有获得感
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吉林省吉林市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全面实施公益活动社会化、文化活动常态化、传统文化大众化、书香社会普及化、服务供给一体化、文化服务品牌化“六化”服务,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各级文化部门在全面实施‘六化’服务的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和文化乐民的指导思想,围绕创新性和示范性下功夫。在文化志愿服务的加持下,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扑面而来,幸福感、满足感愈加强烈。”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大明说。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畅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
“原先只知道‘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游戏项目,今天才知道原来它是从儒家‘六艺’中的‘射’礼演变而来的。”来自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同学在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深度体验了“六艺”课程后说。
“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6种技能的统称。吉林文庙“六艺”志愿者团队是社会文化公益性组织。团队成立后,依托“六艺”讲堂举办了系列公益讲座,还在吉林化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了传统文化社团。“我们研发了‘六艺’课程,与‘六艺’互动体验相融合,服务青少年参与研学游。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对儒家‘六艺’产生了强烈兴趣,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让地方特色公共文化服务结出累累硕果。2021年,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在全国300余家孔庙中,率先组建中国首个“六艺”志愿者联盟团队,现有38个志愿团体加盟,志愿者2800余人。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吉林市已经形成文化志愿者标准化运行机制和工作链条,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共招募文化志愿者4.2万余人,常态化开展文化志愿者松花江文化风景线系列活动和各类线上线下文化志愿服务。吉林市持续发挥文化志愿者协会在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作用,注重校城融合发展,初步形成在图书资源、文化志愿服务等领域的共建共享,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们紧紧围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核心目标,稳扎稳打全面实施公益活动社会化、文化活动常态化等‘六化’工程。”吉林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吉林市根据群众需求逐年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发挥文化志愿者作用,源源不断地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打通“最后一公里”,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设施,举办文化讲堂、艺术培训等各类特色文化服务项目,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提供展览展示、公益慕课等数字化服务,让人们均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吉林市依托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更广,赢得群众的普遍欢迎。
吉林市2016年推出“行走的博物馆”系列活动,通过进校园的方式使博物馆的资源成为学生认知家乡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吉林市现有30余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将“行走的博物馆”纳入校内实践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在潜移默化中使博物馆成为广大青少年探求历史文化的教科书,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亮点。
丰满区文化馆、磐石市烟筒山镇文化站分别获评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蛟河市、舒兰市、永吉县口前镇获评“2021—2023年度吉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桦甸市公吉乡获评“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多年来,吉林市在文化惠民、文化富民上下功夫,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常年开展“送文化”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城市乡村同步发展,城乡居民可通过阵地服务、自助服务、流动服务等方式参与其中,使人们乐享文化发展成果。
推动“文化+”,
公共文化建设成果成新引擎
近日,吉林市丰满区在世纪广场举办了以“生态山水 魅力丰满”为主题的吉林地区群众文艺精品展演。丰满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在舞台上推介了全区的文旅资源、展示了公共文化发展成果,并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丰满投资、旅游、居住。”展演活动突出丰满区人文、地域、经济的独特魅力,公共文化建设成果成为“宜居宜业”的服务新引擎。
近年来,吉林市深入挖掘本地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引领和社会化运作等方式,推动文化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在为城乡群众提供特色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将文旅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了一批民族风情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精品线路;扶持“百年东市”“金地里里”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鼓励相关企业用文化赋能,走“文化+产业”的兴企之路。
赵大明表示:“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让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具获得感、幸福感。”(本报记者 党云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