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青春风雨兼程 种子向阳而生

发布时间:2023-10-10 09:33: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观察者】

  作者:李 洁(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面对当前全球经贸形势和粮食供求格局发生的变化,维持粮食丰产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更大压力和更多挑战。我们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50年前,我国最早的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团队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发现的那一株“野败”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的大门。多少年来,不仅是水稻,多种农作物的育种工作逐渐发展起来,一代又一代农业育种人茁壮成长,就像他们手中的种子一样破土而出、向阳而生,他们用科研实践守护我国的粮食安全。

  新时代新征程,种业振兴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青年育种人的手中。以袁隆平、张启发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周雷和团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攻克了水稻耐冷基因克隆等多项“卡脖子”难题,首次提出了“一加一减两替三增”水稻花药培养核心技术,解决国内传统育种技术靶向性差、周期长、效率低等技术堵点,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接续奋斗攻克世界难题,找到了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赤霉病的克星,培育出抗病新品种……广大青年积极投入种业振兴事业,将其所学所长运用到农业一线,在广袤土地上挥洒青春汗水,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铺就新时代新青年的壮丽画卷。

  饭碗要端牢,种业必须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早在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战略部署,过去几年里,种业振兴领域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广大青年育种研究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近期的调研中,我们感受到,在不断追求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青年育种研究者正成长为奋力向前、孜孜以求的探索者。他们有的选择去艰苦边远的地方,在田野里做科研,在群众中做调查,为当地农民选种育种提供因地制宜的方案;有的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详细记录不同粮食品种的生理特性,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育种发展状况,忍受孤独、潜心研究;有的选择艰辛却有意义的科研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今,我们每年冬季都可以在海南岛的田野里领略“南繁”的盛况:一个个年轻的育种研究团队,像候鸟一样飞往海南的育种试验基地,开展新材料创制加代、新组合组配及优异组合的筛选等工作。辛苦是必然的,但他们坚信“青春的汗水定能滋养出优质的作物”。

  14亿多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如今,我国一些地方已建设了一批现代化良种生产基地,形成保、育、测、繁分工合作又紧密衔接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提高了良种供应能力和水平,降低了良种成本和价格,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良种服务。但是,我们当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难关需要攻克,需要抓紧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方面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胸怀天下、心系民生,需要广大青年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为提升种业人才质量、夯实种业发展基础条件添砖加瓦。

  在科技强农路上,我们盼望青年育种研究者继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继续促进育种成果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好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引领带动作用;我们盼望在实验室里,在田间地头,有更多青年育种研究者专注科研、辛勤付出、挥洒汗水,让一粒粒科技含量高的种子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我们相信他们会用青春的奋斗故事在种业振兴的蓝图中增添更多注脚;我们相信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将有更多优质的“中国种”种出的“中国粮”。

  (本期选题支持:赵秋丽 陈 晨 冯 帆 李 洁)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0日 12版)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