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半生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2022年8月,有志愿者在新疆天山拍到伊犁鼠兔的照片。这是时隔8年后,伊犁鼠兔的清晰影像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伊犁鼠兔能够被发现,缘于一次偶遇。1983年7月,在伊犁地区卫生部门肩负防病重任的李维东,从山中峭壁的岩石缝里瞥见一只小动物,额头和颈侧有3块棕色斑,看上去既像鼠又像兔,可爱极了。长年在野外调查,李维东对当地啮齿类动物很熟悉,却从没见过这种动物。3年后,这个小家伙被确认为一个新物种,并以“伊犁鼠兔”命名。
可是,经过10年的系统研究后,“小可爱”却踪迹难寻了。2014年7月,李维东带队在天山北麓的精河县布设红外相机时,它,竟然意外闯入了——“当时我的心跳得呀,那叫一个厉害!”
虽然再次被发现,但科考结果显示,伊犁鼠兔种群数量仍在持续下降。据估计,2014年,它们的数量不足1000只。“栖息地高度碎片化,这是物种灭绝的前兆,我们需要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护行动。”李维东忧虑地说。
伊犁鼠兔喜欢生活在寒冷的地方。进入20世纪后,受气候变化影响,不少动物开始向高海拔区域迁移,伊犁鼠兔也不例外。目前,伊犁鼠兔71%的栖息地已经消失,仅剩精河县纳仁郭楞山区和乌鲁木齐市的天山一号冰川区。“鼠兔是兔形目鼠兔科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石貂、白鼬、兔狲、赤狐和各种猛禽等天敌将它作为食物。”李维东介绍。
多年前的“惊鸿一瞥”,改变了李维东的人生轨迹,让他牵挂了伊犁鼠兔半生。如今,他踏遍天山,为挽救这一濒危物种奔走呼吁,只为让更多人知晓伊犁鼠兔的生存现状并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9日 01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