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建交50周年 报告指两国关系日渐紧密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李京泽)《意大利蓝皮书:意大利发展报告(2019~2020):中国与意大利建交50年》(以下简称“报告”)20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中意关系日渐紧密,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深入合作。
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欧洲学会意大利研究分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报告指出,过去50年,中意两国合作的密切程度逐步加深,方式与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其间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是影响两国关系与合作发展演变的最重要变量。
报告将两国合作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交至世纪之交,这期间两国合作稳步发展。第二阶段从新世纪初到2018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合作步入战略性构建与快速发展轨道。第三阶段是2019年至今,两国合作开启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政治层面上,报告指出,意大利和中国没有明显的冲突因素,意大利政府也秉持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中意两国还有着完全一致的立场。报道同时强调,中意两国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对人权、国家与公民关系等问题的敏感度不同。
在经济层面,报告指出,经贸与投资是中意两国关系的支柱,两国均重视对方市场。据欧洲统计局数据,2018年,双边贸易额达440亿至480亿欧元,中国对意出口为310亿至340亿欧元,意对中国出口为130亿至140亿欧元。
中意两国于2019年3月23日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报告认为,作为七国集团中第一个正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意大利这一选择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也为中意两国的文化交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当日的发布会上,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中意合作进行了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认为,意大利将成为中国了解欧盟的一个窗口。他说,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经济体,可以通过它观察欧盟的经济政策和走势。而从加强全球治理,维护多边主义的角度出发,也可以通过与其交流更多了解欧盟的立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意大利蓝皮书主编孙彦红表示,两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团结互助令人印象深刻。她指出,无论是对中国还是意大利和欧洲而言,经济复苏绝不可能在封闭的内部市场中实现,国际合作必不可少。
意大利教育中心中国区负责人邢建军称,随着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汉语和意大利语的教学将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和实用价值。他预计,将有更多的各层级学校开设彼此语言课程。(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