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先做给村民看,再带着村民干,最后领着村民富”

肖颖 仵浩 发布时间:2020-08-21 17:19:00来源: 中国环境报

  自2014年对口帮扶子长市史家畔乡丹头村以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高度重视驻村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扎实开展“八个一批”,努力实现“党建强、产业兴、脱贫赢、民风易”目标。

  截至2019年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50人,除3户4人政策兜底保障外全部稳定脱贫。

  抓党建,兴产业

  “大单位下来的人,一点架子没有,对我们的帮助可大了,实在是好领导、好干部。”丹头村村民白世雄说。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先后组织“四支队伍”赴子长市东方红村“谢子长将军故居”、余家坪镇郝家川村等地学习,邀请农技专家来村实地教学,不断提高“四支队伍”政治素养和脱贫攻坚业务水平。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机关捐赠特殊党费11.7万元,提升村党员学习阵地办公水平。

  为扎实推进联户扶贫工作,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党支部+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定期组织厅机关党支部看望慰问结对帮扶贫困户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子女上学、就业等实际困难。

  “今年是第一年挂果,苹果树长势好,今年预计可套12万袋子,能有20万元的收入,大家心里都可高兴了。”大学生村干部刘强强说。

  开展驻村扶贫以来,驻村工作队结合丹头村实际,大力宣传“阳山果、川道棚、沟道畜”的产业发展思路,抓住陕西省苹果产业“北扩西进”的发展机遇,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创办专业合作社,采取“先做给村民看,再带着村民干,最后领着村民富”的思路,率先发展山地苹果产业。5年来,从不到200亩,发展到目前3910亩的千亩山地苹果示范园。

  驻村工作队注重发挥果园的带贫益贫作用,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思路,让贫困群众一份土地有了三份收入,土地流转有了租金,就近务工有了薪金,合作经营有了股金。

  贫困户闫高娃妻子常年卧病,儿子外出打工,留一个孙子在家,他既要照顾妻子,又要接送孙子上学,通过村党支部牵线,他把3.2亩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成了合作社的股东,每年在果园的收入达2.8万元。为了支持丹头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先后投资30万元,为养殖户安装粪污处理设施设备4套。

  “这条路终于硬化了,以后上山下山就方便多了,苹果也能随时入库了。”果农秦金荣高兴地说。今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苹果产业后整理,扩大产业扶贫效应,驻村工作队会同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95万元,硬化丹头千亩山地苹果示范园生产道路2.3公里。

  强基础,树新风

  “便民桥谁来修?农民种地不用愁;垃圾屋谁来建?户户参与新风尚;驻村帮扶忙扶贫,真抓实干显真情……”信天游的词调唱出了帮扶的真情实感。

  桥修好了,太阳能路灯也安上了,丹头村的面貌一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

  5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先后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便民桥1座,硬化巷道3800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0余盏,修建丹头至郭家沟自然村柏油路3.6公里。

  受地理条件所限,陕北农村多数都是露天旱厕,夏天臭味难闻,雨天粪污横流,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品质。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将生态环保专业知识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投资30万元新建生态环保公厕两座,投资150万余元为村民新建双瓮漏斗型生态环保厕所130座,并配备垃圾清运车、吸污车和可移动式垃圾桶等设施设备,有效提升丹头村人居环境。

  扶志扶智斩穷根。走访入户时,在得知不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困难时,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筹资20万元,成立丹头村教育扶贫基金,支持所有户籍在丹头的大学新生完成学业,目前已发放三期教育扶贫基金5.25万元,支持48人完成学业。

  驻村工作队发挥所有驻村队员均具有博士学位的优势,积极向贫困群众子女宣讲个人学习成长经历和学习方法等内容,激励引导他们自强自立、刻苦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积极筹集资金补充村爱心超市物资,将好人好事、模范家庭、三好学生、美丽院落等纳入兑换奖励范围。通过表彰脱贫之星、致富能手、优秀党员、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提升村民文明素养。为帮助村留守老人实现“老有所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投资30余万元建设提供免费就餐、休闲娱乐、健康检查和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日间照料服务的丹头村互助幸福院,积极探索农村社区低成本养老模式。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