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专家表示金融风险不会因技术应用而凭空消失所有金融交易都应接受监管

发布时间:2020-12-02 14:13:00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编者按

  从业机构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安全发展之路,把金融安全放在更加重要和优先的位置上,在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审慎地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同时,应该通过建立试错容错机制、完善风险补偿措施、申请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等方式,促进安全和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一段时间以来,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数字经济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平衡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安全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构建新的金融安全体系?近日,以“新金融、新基建、新安全”为主题的“2020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举办,来自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多方代表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数字技术的应用没有改变金融本质和功能属性,金融风险也不会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而凭空消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强调,从业机构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安全发展之路,把金融安全放在更加重要和优先的位置上,在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审慎地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同时,应该通过建立试错容错机制、完善风险补偿措施、申请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等方式,促进安全和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李欲晓表示,在金融业和科技加速融合的过程中,新业务、新技术大量涌现,新型安全风险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或持续增长,叠加业务的多样性、复合型、广覆盖,将导致金融安全风险敞口加大,不仅可能威胁用户利益,也可能给金融企业带来损失。

  “数字经济潮流势不可当,但一些新的风险需要关注。监管和安全体系要与时俱进,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特征和步调。”谈及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很多新产品游离在传统监管之外;同时存在不当竞争问题,数字经济发展非常可能形成“赢者通吃”局面,这种情况下反垄断尤为重要。

  对此,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说:“数字化时代,不意味着一定都要垄断、一定都要形成闭环。金融业未来趋势也是细分化,更加专业化、细分化可以发挥各方比较优势,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李扬在谈到数据安全问题时表示:“数字经济下,一些技术掌握者透过网络侵犯他人隐私,个人安全、企业安全都可能受到影响。”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燕也强调,数字经济、金融创新的根本是基于数据,要对数据资产进行非常恰当的安全保护。

  “金融机构在借助外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与技术提供方的合作日益紧密。科技公司为更好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依托场景、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表示,随着机构、账户、数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金融与科技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推进合作的过程中,风险边界需要更加重视和明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强调,所有金融交易都要监管,数字金融也不能例外。他还以现金贷、P2P为例表示,这些金融模式不是商业可持续的金融模式,也不是负责任的金融模式;监管要实现对金融交易的全覆盖,避免更多上述类似问题的出现。

  黄益平认为,监管可以通过监管沙盒去观察一些创新金融业务模式是不是商业可持续、是不是风险可控,并在有条件的区间内进行尝试,如果觉得没有问题即可让业务进一步发展。李东荣表示,面对数字技术给金融安全带来的多元化挑战,还需要以技术应对技术,用技术管控技术,以此提升应对风险的水平。

  据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作为北京市西南金融科技安全产业集群、作为房山区科技金融创新转型发展的力量,将为进一步深化落实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努力。产业园致力于打造以金融安全为核心的多维立体化金融安全云生态体系,未来将服务监管由准入型检测认证升级为常态化监控的集成金融风险监测平台及风险大数据平台,实现科技与监管的良性结合。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