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纪实
敦化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亚几何中心,四纵六横立体交通网络使敦化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吉林省“通江达海”的重要节点城市,1.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不仅拥有令人心驰神往的湖光山色,更蕴含玉琢银装的冰雪世界。2016年以来,敦化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下决心在发展全域旅游的生动实践中,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挂帅,全市各部门挂图作战,每年5000万元的专项保障、48万人民的万钧之力,推动敦化全域旅游步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量突破5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5亿元,实现了三年“双翻番”目标。
全方位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创新管理体制。构建以全域旅游领导小组为核心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1+4+N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重组旅游发展局并列入政府组成部门;成立旅游公安分局、巡回法庭、市场监管分局和行政执法分局;着力强化“N”的合力,设立旅游专干,实施旅游协会总会、分会“1+10”改革,切实形成联动推进、联合共赢的新格局。
创新发展模式。确立“5A级景区引领一区多基地”发展模式,差异化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点16家,在空间上形成以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为核心,以点连线、以线建网、以网成面的“米”字形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这一模式被国家旅游局写入《2017年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创新营销机制。集中力量打响“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旅游形象品牌,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三位一体”宣传营销机制,文化旅游宣传累计投入8000万元,地域文化旅游影响力显著提升。
全要素融合推进,为全域旅游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强化规划融合。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现全市规划“一体化”,旅游规划“一张图”。修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多规合一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域旅游一区八基地规划》等10余项配套规划,并确立“一区八基地”“双百亿工程”旅游项目支撑体系,全域旅游蓝图正全面展开并得到有效落实。
强化产业融合。大力实施“旅游+”全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旅游+冰雪,赏雾凇、滑野雪、冰运动、泡温泉亮点纷呈,玩冰戏雪成为旅游新时尚。旅游+林业,老白山原始生态景区、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实现从林业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型发展。旅游+农业,成功打造以雁鸣湖镇小山村为代表的农业观光旅游品牌,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吉林样板,得到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小山虽小,名气很大”的高度赞扬。
强化文化融合。深入挖掘渤海国、清始祖等特色文化和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精心打造寒葱岭抗联密营、日遗化武展览馆、秧歌博物馆等文化旅游品牌,万人扭秧歌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举办国际冬泳邀请赛、维特恩自行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特色文化让敦化旅游更有底气、更富内涵。
全过程优化服务,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建立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和监管服务中心,开发“一机游敦化”智慧旅游项目,形成融合旅游公共服务、政务管理、行业监管、决策支持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0万元,升级改造城乡主次干道旅游标识牌和全域旅游全景图;投入3000万元,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旅游厕所100座,敦化市人民政府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厕所革命综合推进奖”,是全国唯一受此表彰的县市;建成层级分明的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多个全域旅游服务站,旅游辐射集散能力和服务功能极大提升。
提升要素供给质量。打造以满族八大碗,朝鲜族特色美食、精品吉菜为主的餐饮美食街区。积极引进“汉庭”“如家”等快捷酒店,主推木屋、东北大炕等特色民宿。推出人参、鹿茸、灵芝、黑木耳、煎饼以及刀画、柳编等“大德敦化——旅游伴手礼”,让八方游客览敦化一城尽知关东风情。
忆往昔,看今朝,勤劳质朴的敦化人民将秉承荣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拼搏精神,继续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征程中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