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非遗在身边 让生活更美好
图为天路文华展览中的唐卡
中国西藏网讯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只是博物馆玻璃展柜中的精美展品和图片,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它们是代代传承,并融入各个时代人们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生动实践。非遗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不信?让我带你去“见识”一番融入西藏人民点滴生活的非遗。
遗产日之“见人见物见生活”
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确立了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拿西藏的糌粑来说,是藏族人民生活中须臾不可少的食品。糌粑是藏族同胞的重要主食,食用历史已有几千年。说起糌粑的制作工艺,必不可少地要提起磨坊,而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是西藏非遗的代表性项目。
图为甲米水磨坊
甲米水磨坊因磨坊主人曾向在帕邦卡松赞岩洞闭关修行时的五世达赖喇嘛供奉过该磨坊所产的糌粑,后作为布达拉宫的御用磨坊而闻名遐迩。作为青藏高原最为悠久的人类栖居地之一,甲米水磨坊所在娘热沟内有关“人、田地、播种、收获、节庆、水磨加工、糌粑食用和贩售”的全过程,如今仍在一览无遗地延续着。
水磨,本身不是非遗,吃糌粑,也不是非遗,但是当水磨作为生产工具,它节能、环保、建设标准低而易于大量普及,甲米水磨坊把粮食磨成面粉,制作糌粑的技艺,传承千年而不逊,直至今日,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见证着西藏饮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厚重记忆,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为了更好地保护甲米曲果(即甲米水磨坊),西藏自治区规定,严禁在娘热沟周边从事采石、采沙、挖矿和毁坏地质原貌。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对娘热沟原有资源保护的发展目标。从2007年开始,拉萨市还将协助这里的村民修复或重建原有水磨坊,促使娘热水磨群规模发展,生产更多的纯天然高原绿色品牌,以实现糌粑传统制作工艺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遗产日之“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图为首博观众参与设计绘制黄金面具造型的布包
不得不说,活态传承在非遗保护中备受重视。6月9日,首都博物馆为配合《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推出了“体验汉族藏族拓印,设计绘制黄金面具布包”亲子活动。让观众在参观展览后,能亲自体验汉族和藏族不同的拓印类型,并且亲手设计绘制黄金面具造型的布包。
图为在西绕尼玛成立的艺术中心绘制唐卡的员工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西藏是中国“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活态传承让西藏非遗文化活力再现。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卡艺术,是西藏参与面最广、流通性最强的非遗门类之一。2016年4月,西藏举办了首届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高西藏非遗保护水平,发展壮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实现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传承人群的扶持力度,从而进一步拓展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子,为包括更多普通从业者在内的新一代传承人群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
卓舞具有千余年历史,锅庄是藏区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歌善舞的西藏人民,就是非遗传承的生命力所在。
举世闻名的瑰丽史诗《格萨尔》,被高原人民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也是活态传承的经典案例。
“后继有人”是非遗实现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西藏自治区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正是针对非遗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活态文化特点,对传承人和传承保护单位做出了补充与细化。
遗产日之“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江洛康萨青稞酒酿制技术荣获西藏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西藏酒类行业中唯一的一个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商标品牌,并于2014年4月荣获西藏著名商标。
图为京交会上西藏展台的青稞酒
曾经家族酿酒的“江洛康萨”因酿造青稞酒香气四溢,逐渐成了美酒、好酒的代名词。如今,在新的时代,人们对消费品的要求也由最初的“量”逐步向“质”的方向转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迫切,该公司于2015年成功通过了“有机产品”的认证。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回归生活,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验,才能让非遗更有生命力。
遗产日之“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在神秘的青藏高原上,你可以在拉萨八廓街看各式美轮美奂的唐卡,来一碗酸奶,去昌都不吃上几碗芒康盐井的加加面怎么行?品一杯江洛康萨青稞酒,漫步在日喀则街头随意买上一份拌着辣油的“朋必”,去尼木时别忘记参观藏文书法,再跳一场欢快锅庄……无论在哪儿,相信你都会为西藏独特的文化印记而心动。
如今,非遗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让百姓喜闻乐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中,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图为果拉卓玛拉姆家的加加面
保护和传承好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活态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扎根民间,在民间源远流长,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
藏族锅庄进校园 学生成为非遗传承人
在我国各民族文化遗产中,藏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详细] -
西宁展出1000余种特色文创产品 传统文化产业更"时尚"
5日,2018年西宁市特色文化产业创意成果展开幕,此次展出汇集西宁市25家企业,1000余种文创产品,不仅囊括青海本土的刺绣、皮绣、堆绣、云锦、缂丝、剪纸、皮影、银铜器、玉器等传统民间特色艺术品,也展示了裸眼3D、影视动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