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服饰的非遗传承与发展 流传千百年的美丽华服
记者来到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采访时,提前约好的才召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珞巴服饰非遗传承人达娃正在村口等我们。
达娃身上独具民族特色的珞巴服装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可以说,珞巴族千百年来的美学理念、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等,都在其服饰中得到了诠释。
珞巴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仅有2300余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珞巴族人学会了纺纱织布,用植物染料为毛线着色,织成坎肩、上衣、筒裙等。
珞巴族的女装非常隆重,服饰一般以红、黑、白、黄色为主,并且配有腰饰、耳鼓、手镯等,有的衣服装饰物重量达一二十斤,行动起来叮叮作响;相比之下,珞巴族的男装就简单多了,主要是黑色的毛毡衣服,配饰有斗篷、腰带、帽子以及兽骨制成的珠状粗链子。由于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关于服饰的记载也只能搜寻到近十多年的资料。
在珞瑜地区,珞巴服饰款式粗犷而神秘,线条优美而含蓄。珞巴族所处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有的生产方式,孕育了其流传千百年的美丽华服。
“以前生活条件差,做衣服主要是为了御寒和保护身体,能穿就行。”达娃告诉记者,“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开始对天然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对男女服饰的色彩、材料、配饰都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珞巴服饰材质更为柔软,色彩更加靓丽,无论男女都喜欢系一条织有各种彩色图案,较为考究的腰带,用来悬挂小刀、火镰和其它铜、贝制作的饰物。”
上个世纪80年代,生活在米林的珞巴族从山上的林子里迁出,开始定居生活。由于父母不适应山下的生活,村民亚依一家人直到2006年才从山上搬下来,因此她仍然保持着织布做衣服的习惯。亚依说,搬下山不久,县里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找到她,跟她讲传承珞巴族织布和服饰制作技艺的重要性,让她教村里的年轻人织布。于是,亚依收了十几个女孩子做徒弟,最后坚持学下来的只有亚达尔等几人。
为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让珞巴服饰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2007年,南伊乡才召村仅剩的几个会制作珞巴服饰的村民,开始招收学徒,传授珞巴服饰制作技术;2008年,珞巴服饰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着这股东风,达娃带头组建了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珞巴服饰制作与销售。
2012年,由文化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西藏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在林芝市率先开展试点工作,这个项目为珞巴服饰传承带来了资金扶持、市场资源和生产技术,珞巴服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如今,达娃收了20个徒弟,都是本村村民,他们除了学习传统的珞巴服饰制作技艺外,还兼学珞巴竹编和织布技术。达娃介绍说,现在一套完整的珞巴服饰在市场上要卖到1.3万元左右,而且还要提前预订。然而,由于传统珞巴服饰中的不少部件需要采用熊皮、羊毛等动物皮毛制成,为了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保持服装传统设计风格,作为传承人的达娃,一边积极寻找新的替代材料,一边引导传统手工艺与消费市场相适应。“珞巴服饰的保护与传承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引导传统手工艺制作与市场良性结合,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珞巴文化,才能让珞巴服饰更好地传承下去。”达娃说。
走进米林南伊珞巴织布工坊,六七台木质的织机一字排开,几人正在编织尚未完成的围巾;村民规范、整理、恢复的传统配色图案有几十种,每个图案都有不同的设计产品相配,风格简洁、大气,颇有知名品牌的雏形。
2016年6月,米林南伊珞巴织布工坊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该传习基地还成立了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珞巴博噶尔传统手工艺制作有限公司,吸收本地村民参与其中,为当地群众增收开拓了新的路径。
“现在,我们通过制作非遗产品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工坊的学员们干劲很足。希望通过努力,未来,我们的产品销路能更好更稳定,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一直传承下去。”工坊负责人亚达尔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森郭服饰:代言牧民新生活
金秋时节,先遣连走到哪里,就帮助群众整修畜圈,挤牛奶,打酥油,剪羊毛,拾柴火,放牧,照料牛羊等。[详细] -
“扎扎服饰”历久弥新
每逢重大节日、活动的时候,哲古草原的妇女们都会身着盛装在草原上载歌载舞,这时候,一抹抹跳动的彩色,便成了草原上的点睛之笔。[详细] -
“飞天服饰”穿在身上的传说故事
普兰“宣”服饰与藏戏《诺桑王子》中诺桑王的妃子伊卓拉姆飞天的故事有紧密关系,因此被美誉为“飞天服饰”或“孔雀服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