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年:一座高原古城的变迁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西藏的主人,过上做梦都想不到的幸福生活。
就拿拉萨的城市建设来说,民主改革前,拉萨除了大昭寺周围的八廓街,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也没有任何公共服务设施,没有路灯,没有供水和排水设备,没有象样的公路。街头经常看到忍冻挨饿病倒的人,乞丐、囚犯和成群的狗。大昭寺西面被叫做“鲁布邦仓”,意思就是乞丐聚合地,小昭寺周围也是乞丐聚合地。
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骨架,60年来,民主改革让拉萨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实现老城区改造,党中央、国务院专门下拨巨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老城区危房、道路、上下排水管进行改造,使这座古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住房,城市建设让人们走出“喝井水、用旱厕、烧牛粪”的历史。2012年底,党和政府又投资约15亿元,正式启动拉萨老城区改造工程,包括路面石板恢复、排水管网建设、供水工程、特色风貌保护与建筑节能改造、电力改造等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给排水和电网等一系列改造,以往老城区路面外溢的污水、雨季时低洼处齐膝的雨水、如空中蜘蛛网似的电线……这些问题都已成为过去,随之而来的是青石板的街巷,自来水、天然气通到了厨房里,暖气免费装入家中冬天不再寒冷,水冲式卫生间不再招蚊虫,房屋焕然一新——沿用的传统门窗和花饰不失神韵,各种规范的标识牌、完善的环卫设施,纵横交错、幽深静谧的街巷,一座座古朴建筑颇具特色……徜徉在拉萨老城区,人们看到的是在历史画卷中蝶变出的一座美丽古城。
图为拉萨街景
60年来,建成区面积增至77.9平方公里,经开区、高新区、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老城区、空港新区等城市功能区迅速拓展,城市骨架不断扩大,堆龙德庆县、达孜县先后撤县设区,新修和扩建了几十条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各类高档汽车川流不息;到处都是既具民族特色又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小区和建筑,“树上山”、“河变湖”、“暖入户”,教育城、中心医院、环城路等等,简直是应接不暇,构建了“山、水、城”交相辉映、“人、园、景”相得益彰的生态文明发展格局,拉萨这座千年古城展现出了青春与活力的“新面孔”,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我们生活在拉萨的人,看着一点都不输内地的高原古城,感到一天比一天美丽和舒适,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图为拉萨街景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高原古城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作为首府城市,拉萨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历史文化“名城”、青藏高原“净城”、改革开放“新城”。“十三五”时期,拉萨市将着力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力争把这座高原古城打造成为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藏中南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示范城市,争取到“十三五”末把拉萨建设成为经济较为发达、城区人口突破100万人的青藏高原大城市。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高原新城步履铿锵,正大步走向未来。(中国西藏网 文/许小娟)
-
【改革开放40年】八廓街:魅力古城绽活力
7月的拉萨,湛蓝的天空云彩围绕,万物苍绿,气候宜人。一年一度的旅游高峰如期而至,拉萨城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世界各地的友人,古城拉萨向世人绽放着诱人的魅力。[详细] -
徜徉千年古城 品味雪域文化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将都城由之前所在的雅砻河谷迁往拉萨河谷,拉萨由此成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