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西藏拉萨发展添底蕴
近年来,在建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大背景下,西藏拉萨市坚持和不断完善“文化兴市”战略,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对优秀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延伸文化触角,接地气、 增底气 、聚人气,让文化馨香飘溢拉萨。
不断延伸文化触角
2006年,塔巴村民间传统陶技艺术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塔巴村帕热组的文化活动室内,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塔巴村民间传统陶技艺展区了解这一传统技艺的精髓,还可以在这里借阅书籍、上网等,十分方便。
从市到县,从城到乡,如今,拉萨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健全,“零门槛”享受文化生活,已成为全市百姓的一个重要幸福指标。
近年来,拉萨市多措并举不断激活文化发展活力。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讲四爱”“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宣传教育为重点,开展了“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军民双拥共建共保”“激情广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充分利用文化站现有设施,开展藏文书法大赛、职工健身大赛、扶贫脱贫知识讲座等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将文化大餐送进学校、村(居)、社区、寺庙,深入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各族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
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级文化馆(站)75个,博物馆6座;建成农(牧)家书屋228个、社区书屋52个、寺庙书屋231个,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88%和99%;完成26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今年5月,“藏戏演出季”再启,为广大群众和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演出季期间,拉萨市八县(区)选调的优秀藏戏队、300余名民间藏戏艺人相继参演。
据2019年“藏戏演出季”负责人介绍,“藏戏演出季”是拉萨市扶持优秀传统戏曲的具体实践,对于宣传巩固藏戏保护和传承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为保护和传承民间藏戏,拉萨市每年坚持以雪顿节为契机,连续举办藏戏展演。据统计,2012年以来,拉萨市藏戏演出活动共84场次,参与观众120万人次,深受群众欢迎,社会反响良好。
近年来,拉萨市整合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策划推出赛马节、幸福拉萨规范舞、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等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约3200场次,参与群众达200万余人次,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出了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娘热民俗风情园等文化产业建设项目,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弘扬,推动了拉萨市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遗产妥善保护
据统计,拉萨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934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3点,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30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8处。登记鉴定可移动文物登记鉴定可移动文物2637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888件(套),二级文物2720件(套),三级文物9947件(套),一般文物11416件(套),未定级文物1456件(套)。普查登记1114函古籍。
自2005年开始,拉萨全面启动非遗普查、申报、保护工作。目前,基本摸清了全市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和传承状况。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全市拥有16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入选人类保护名录1项,国家级保护名录20项,省级31项,市级65项,县级50项,涵盖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俗等十大类。同时,形成了四级传承人保护体系,现有代表性传承人221名,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自治区级35名,市级85名,县级89名。
近年来,拉萨市文化局还积极组织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藏博会、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深圳“中国西藏拉萨净土文化周”等活动,对推动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
“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西藏行”启动
据悉,按照此次志愿者行动计划,12名志愿者将奔赴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和夏鲁寺,对800函古籍展开相关普查登记工作。[详细] -
让历史建筑真正“活”起来
随着北京卫视《牛爷串胡同》系列节目的陆续播出,临汾会馆、北京砖读空间、长春别墅等文物腾退成果逐渐被更多人知晓。[详细] -
“达布阿谐” 跳起来
“达布阿谐”是一种由劳动场面演变而来的舞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