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西藏已设立17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韩海兰 发布时间:2020-06-18 10:58:00来源: 西藏日报

  近年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着力在名录建设、制度建设、活态传承、队伍建设、合理利用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新增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3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3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238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92名。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特色鲜明。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了解到,西藏现有3个代表性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9项、96人列入国家级名录;460项、522人列入自治区级名录;480项、334人列入市(地)级名录;1554项、716人列入县级名录。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增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3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3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238 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92名。

  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加大对各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力度,支持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亿余元,自治区财政投入近7500万元,用于格萨尔、藏戏、藏医药、唐卡等307项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程、传承人群普及培训以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

  为最大限度地避免“艺随人亡”现象发生,西藏积极开展高龄传承人的记录工作,用现代科技手段予以记录并以数字化形式保存,以供后人整理、研究和传播。近年来,西藏共实施了35名国家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程,形成300余小时视频和1000余张精选图片。

  支持那曲地区群艺馆录制2000余小时的《藏北格萨尔艺人独家说唱》及200余小时的《高龄格萨尔艺人独家说唱》,并先后出版《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藏戏艺术巡礼》《藏药材图谱大全》等系列普查成果书籍和近百种音(影)像制品。完成30种传统舞蹈、西藏传统八大藏戏、藏医药文化等数字化建设工作。

  为拓宽非遗后备人才培养途径,推进西藏非遗的永续传承发展,2014年,自治区文化厅联合区教育厅、区财政厅制定出台《关于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意见》,2015年,命名首批西藏大学等8所院校为“西藏非遗进校园示范基地”,积极推进“非遗课间操进校园”工作。

  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举办唐卡、传统雕塑及藏戏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共9期,累计培训306人,达到了“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预期效果。

  同时,积极对接援藏项目,开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对西藏的非遗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遴选24名来自全区各地的学员参加为期半年和3个月的定向培训,为提高西藏非遗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目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传统工艺类占201项,其中16项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泽贴尔”保护单位——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响应文化扶贫号召,直接解决就业人数226人,合作社人均年收入达4.3万元,直接帮扶周边贫困农民、救济残疾困难群众资金达108.4万元,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命名为“全国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

  同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7家,涉及传统工艺类项目26种,参与人数8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7人,月均收入达3150元,非遗技艺直接带动1066人脱贫。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