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带头人扎层:传承“老手艺” 带动一方人
藏北牧区人人参与牧业改革,可扎层却还固守着传统服饰加工技艺。家人都说他是个不懂得变通的“老顽固”,他也毫不理睬,还硬着头皮反驳: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可不能在我手里弄丢了。
几年前从西藏那曲班戈县新吉乡退休后,扎层闲来无事,就开始摆弄起自己的这门“老手艺”——制作藏北传统服饰。
羌塘草原上的牧民,在雪山环绕的世界屋脊繁衍生息,他们创造的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据相关资料显示,藏北牧人平日都穿宽大、厚重的羊皮袄,白天穿在身上保暖、晚上可以当被子盖。可现实中,人人争着赶新潮,衣服也是清一色的现代款。扎层虽是老干部出身,但一年365天都穿着他自制的传统藏装。
巧的是,2016年底,新吉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举措,大力发展“一乡一社”“一村一合”产业,正四处寻求适合申报的扶贫项目。乡干部考虑到新吉乡是班戈县深度贫困偏远乡镇,要在短期内实施精准扶贫,只有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才能实现牧民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业、脱贫。
当乡干部走进扎层那小小的制衣间,看到墙上挂着的各类精美藏装,脑子里一下子就有了主意。
“您老既有干部履职经历,又是民族服装传承人,正是咱们合作社负责人的不二人选啊。”乡干部的话触动着扎层的心。“是啊,我是老党员,群众需要我,我就得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于是,扎层毫无悬念地高票通过,成了新吉乡藏北传统民族服装合作社负责人。
当了合作社负责人,扎层没有一丝懈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得有个领导的样儿。在扎层的努力下,很快,合作社民族服装产业扶贫项目申报成功;很快,国家30万元扶贫产业专项资金到账;很快,扎层培养出了合作社第一批制衣能手(均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样,在扎层的带领下,一个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以经营藏北传统服饰目标的扶贫产业正式运营起来了。
销售渠道的缺乏导致销路不畅,这使得扎层夜不能眠。他不顾年过六旬的老迈身体,硬是带着合作社的同事跑遍了班戈县的山山水水,走村入户推销自己的产品。不久,他们制作的产品被班戈县文旅局看上,当即与他们签订了12套藏式舞蹈服装的订购合同;同样,因为看中了合作社藏装工艺精美、质量优良,班戈县民政局也很快预定了280套敬老院老人的冬装……随着服装销售量的不断增加,合作社赚得“盆满钵满”,脱贫群众越来越多,扎层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在合作社,虽说是理事长,出工出力最多,可扎层从不肯拿分红。他说:“我是退休干部,家里不愁吃穿;乡里还有不少群众处在贫困线以下,等大家都致富了,再拿也不迟。”
动情的话语,透露出一位老干部的“为民”心声。他告诉记者,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咱们的合作社越办越好,让更多的老百姓通过技能就业,在家门口吃上“技能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让儿时的风筝梦越飞越高
出于对西藏风筝文化的喜爱,在充分调研考察后,次珍与格央决定以西藏风筝为切入点,通过文创产品传播推广西藏悠久的风筝文化。[详细] -
一年入门 三年初成 扎西吉彩手艺人在“敲打”中坚守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部的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临街而建,走进厂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门外的车水马龙相得益彰。[详细] -
探寻传统记忆 传递新春欢乐
在阿勒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结合冬季旅游,开展“冰雪嘉年华”、雪地足球赛、元宵灯会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本地及外地游客参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