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香巴拉并不遥远

发布时间:2021-01-12 09:13: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寻梦香巴拉》的责任编辑请我做复审,听说是一本自传体的散文,我顿时意兴阑珊。因为近年来读到的自传体散文,那种把一种事理、一份情感表达得诚挚笃实的作品真不多见。坦白地讲,我几乎是颇不经意地翻开《寻梦香巴拉》的,但不知不觉读了一上午,读到其中一些章节,同为70后的我恍惚间鼻尖一酸,恨不能立马找到作者,与之面对面畅聊通宵,好将心中的诸多同感一吐为快。几乎是很迫切地打开网络查阅作者资料,方知自己是何等的孤陋寡闻!


图为《寻梦香巴拉》封面

  扎巴格丹,印度归国藏胞,家乡在云南的香格里拉,9岁在印度佛庙里出家。1987年,17岁时随父亲回到家乡,精通汉、藏、英、印四种语言文字。当过公务员,做过导游,还开过旅行社和多家餐厅,留学奥地利、美国,出版过介绍迪庆的英文图书《澜沧江的故事》和《茶马古道》,自筹资金创建了慈善团体——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与保护协会,并成立唐卡学会,免费招收家乡贫困家庭的儿童,请来唐卡画师和民间艺术教师,教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创建了“阿若康巴”这个云南的知名民宿品牌。


图为扎巴格丹的家人

  《寻梦香巴拉》记述了扎巴格丹的人生经历,以他的奋斗为主线贯穿始终,从“放弃公务员主动拥抱市场的青年”到“乡村生态旅游开放发展的优秀代表”,扎巴格丹把握时机完成了一次次成长与蜕变,他的创业史折射出了改革开放40年来藏地旅游经济由小及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史,书写了新时代浪潮下,搏击风浪,永不放弃的执着与智慧。书中既有写实的客观叙事,又有浪漫的主观抒情,还有对生命、生活的感恩,对人生、人性的哲学思考,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迷恋,带给我酣畅淋漓之感。感动于作者商海浮沉,仍初心不改,感动于书中每一个平凡生命活着的不易,感动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坚韧质朴和道义温情。

  作者笔下深情讲述的故事主人公,有父母、妻子、女儿、姐姐、甥侄、外孙等亲人。滞留在印度28年后坚定返回家乡的父亲,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虽然没有什么家风家训,但他用亲生经历和感悟告诉作者,“人和人都是相互依存的,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我们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一定要懂得感恩……”父亲的“感恩”思想照亮了作者的整个人生;善良、勤劳、节俭的母亲,一生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丈夫、儿女、邻居和一切有缘的人,母亲的“善良”让作者懂得了“人的心是很大的,放得下我们喜欢的每一样东西”;还有给予他无微不至关照的姑妈、美丽坚韧善解人意的妻子、任劳任怨的姐姐、菩萨恩赐的女儿、“奇葩”的外甥、聪明优秀的外孙……他们善良、坚韧,尽管有时也柔弱,但他们都有一颗宽厚的心,能够承担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苦涩和艰辛,对丑恶与苦难选择了积极的救赎方式。这是一种柔软的力量,也是一种宽容和善良的力量。作者用谨慎谦卑的姿态讲述着自己和亲人们的人生履痕,重现着家族曾经的人物事,写苦难不作强调,谈幸福不事夸张,所有议论和修饰都给予了恰当的克制,记述的是温暖的生活和乐观的精神,有温度、见情感、通义理,让我们不仅读到了父子两代人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更看到了那颗“感恩善良的心”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流转与新生。

  我尤其喜欢该书的文风,白话、通俗,夹杂着地道的藏族语言习惯,很接地气,接近真实的藏地生活,让身居城市多年的我,仿佛在与久违的家乡对话。所以,在读这些文字时,明明描述的是扎巴格丹的生活场景,但我眼前飘过的却是我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和家乡的事。作品的情感铺垫细密而自然,哀而不伤,乐而不俗,充盈而又不外溢,凭借平常的细节、平实的文字和对生活的透彻理解,将实在、具体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上升到了社会伦理和家国情怀的开阔视野中,充满着向上的力量和伦理的温情,给读者以巨大的温暖。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艰辛还是通达,公平或是差别,文中都找不到丝毫的宣泄和评判,作者用平静的笔调把时光对成长的打磨、创业的艰辛、人性的光辉或粗鄙等做了一个客观的展现,从而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江河奔流,源起何处?作者在书中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成长聚散喜怒哀乐,更是用一颗通透纯明的心,诚恳地感知生命、感受生存,用自己的真诚,使梦想在苦难中得以升华,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大悲悯的情怀,这无疑是对当下浮躁社会的一种对抗、一种持守和一份温情。我想,这也许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作品题为“寻梦香巴拉”,“香巴拉”到底是什么?“梦”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最终还需要问读者自己,你觉得它是什么,它就会是什么。(中国西藏网 文/南加才让)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