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藏”王笑雨和他的17本日记
图为西藏波密红楼陈列馆“镇馆之宝”——王笑雨同志日记
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红楼陈列馆二楼展厅,静静地摆放着17本用牛皮纸包裹着的日记本,这是一套特殊的展品,也是这里的“镇馆之宝”。我是一名行政干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这里做兼职讲解员已经近3年了,每次看到这套饱含历史价值的展品,我都会想起它的主人——王笑雨同志。
图为原十八军老战士王笑雨同志
王笑雨同志是一位1939年参加工作的“老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挺进大西南、昌都战役等重大战斗。1950年2月随所在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1984年离休,在西藏工作长达34年。
图为王笑雨(中)和同事
图为王笑雨(中)和同事
2018年8月,波密县委、县政府启动扎木中心县委红楼布展工程,我受组织委派,赴成都采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藏工作的老同志,抢救挖掘波密红色历史。在一次采访中偶然得知,有一位叫王笑雨的老人,解放军进藏后曾担任中共波密(分)工委委员、秘书长,为解放初期开辟波密地区的工作立下汗马功劳。
图为重病卧床的王笑雨同志
凭着仅有的一点线索,经四处打听,我们终于得到老人的住址。当我们登门拜访时,99岁的王笑雨同志已患癌症晚期,卧床不起,他已经很难表达自己,更不可能接受采访了。
图为王笑雨同志的17本日记
在老人摆满西藏相关书籍的书架角落里,有很多用牛皮纸包裹的像书一样的东西,当这些“书”被扒出来,堆在桌上时,我们惊呆了。这些比书还厚的竟然是王笑雨同志亲手写下的17本日记!每一本都小心翼翼地用牛皮纸包了封皮,每一个封皮上都认认真真地用毛笔写着对应的时间,标注了序号,从1949年到1966年,17本跨越17年!
图为王笑雨日记内容
随机翻看,每一页字迹都密密麻麻(老人讲当时纸张紧张,为节约用纸,字写得很小)、干干净净、工工整整。他的日记里没有家庭琐事,没有儿女情长,都是对工作内容的记录,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思考,以及他纯粹的革命理想!泛黄的纸张默默记下了他的工作思想心绪,刻下他的心路历程,也记下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近70年过去了,除了他自己,大概没有第二个人翻阅过这些日记本,但这不影响他一丝不苟的一辈子。
图为笔者采访王笑雨老人
我提出可否将日记带回波密,他点点头,“同意!”当我问老人有什么要求时,他摇摇头,“无偿!”当我握住他的手时,他吃力地补充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向组织提什么要求啊,我没有这个习惯!谢谢波密,谢谢西藏!”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桌上的几页纸,那是他刚刚开始着手写,却来不及成稿的回忆录手稿。一同去采访的十八军后代南村说:“一个人为自己,可以活得很成功,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但一个人若想活得有意义,一定是为了别人!”
图为日记回到了波密红楼
我紧紧抱着这17本日记返回西藏,生怕有什么闪失。返藏的脚步是沉重的,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永远都忘不了这位“老西藏”深邃的眼神、简短有力的话语。日记回到波密红楼后,成为还原波密红色历史、红楼布展陈列最重要的文献史料,在很多文献档案资料里都查阅不到的时间节点、工作内容,王笑雨同志的日记里都有很详细的记载。
图为王笑雨老人珍藏的在西藏工作时拍摄的照片
4个月后,我收到王笑雨亲属发来的消息:“今天下午两点二十五分老爷子走了……”我心头一紧,泪水夺眶而出。当我提出可否为老人送个花圈时,他的亲属回复:“老人走得很安详,弥留之际交代我们,不举行追悼会、遗体告别等各类仪式,不收受礼金、花圈,不惊动组织,如果亲人违背他的意愿,就是对他最大的不孝!”亲属遵从老人遗愿,葬礼很简单,只有几个至亲守在身边。3天后,《西藏日报》发布的王笑雨同志逝世的消息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党员、原西藏自治区驻格尔木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王笑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2月13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99岁。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
图为西藏波密县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图为十八军后代在波密红楼瞻仰王笑雨同志的日记
王笑雨同志,一位十八军老战士,一位可敬的“老西藏”,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是我们永远仰望的丰碑,是我们一生的榜样,更是我们做好红色工作的精神动力!作为一名2016年进藏工作的“小西藏”,作为新时代一名红色历史的触摸者,我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做好工作,抢救历史、尊重历史、让历史说话! 让红色教育真正走心,让“老西藏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不但要做红色历史的挖掘者,红色故事的讲述者,更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精神的践行者,若干年后,我也要像“王笑雨们”一样,成为又一代“老西藏”! (中国西藏网 文/张庆冲 作者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古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发扬“老西藏精神”的新思考
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详细] -
“老西藏”的呼声
爱西藏胜过爱家乡,那里有我们用生命开辟的天路,用热血结识的高原沧桑,那里的雪山对我们不再陌生,我们常在一起拉家常。 [详细] -
“老西藏”口述民族团结:想念浓浓的酥油茶香
初到西藏时,对于当地的饮食习惯我非常不适应,觉得糌粑的口感与山东的大馒头差别太大,酥油茶更是难以下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