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让人生在藏北高原激情飞扬

发布时间:2022-05-26 10:4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近日,我从新闻报道中沉痛获悉:2022年5月8日,中信集团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常务副县长王军强在前往申扎县巴扎乡调研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经全力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这是王军强生前(右)在申扎县工作时所拍照片(唐召明翻拍照片)

  据报道,“近三年来,他不辞艰辛,踏遍申扎每一个角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牧、藏医药、水资源开发等产业,积极探索携手结对产业帮扶发展新模式,助力申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他协调建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电示范项目,创造性提出了保护区边缘建设方案……”

  很凑巧,这一风电示范项目正是前不久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与国家能源集团在“情暖冻土 点亮羌塘”座谈会上所探讨的援藏内容。作为协会秘书长,我参加了这一座谈会,了解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援藏干部。

  这是申扎县塔尔玛乡三村正在运行中的狼王风力发电机组。它是援藏干部王军强协调建设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电示范项目(唐召明翻拍照片)

  据介绍, 在王军强的协调努力下,这一风电项目作为中信集团援藏项目,于2021年9月在申扎县塔尔玛乡三村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这个由沈阳永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所研制生产的集风式微型电站的“狼王风机”,具有体积小、抗风强、免维护等诸多优势,克服了大型风机运输、安装、维修不便和高海拔功率衰减等缺陷。由它所组成的机组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确保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村民们看电视,使用冰箱、洗衣机和电采暖,以及村办小企业使用电焊等方面的高质量用电需求,为藏北高原偏远乡村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带来了福音。

  2019年7月,王军强作为中央企业援藏干部来到西藏,任申扎县常务副县长。

  进藏以来,王军强始终牢记援藏初心使命,克服高寒缺氧之艰苦、生活条件之清苦、远离亲人之孤苦,主动谋事、用心干事、努力成事,竭尽全力为申扎县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被当地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援藏大哥”。

  在深切缅怀王军强的同时,我不禁想起了藏北西部的那曲地区(现那曲市)申扎、班戈、尼玛和双湖4县的一批批援藏干部,像王军强一样,在这片平均海拔5000米的“人类生命禁区”前赴后继,不顾高寒缺氧而不懈奋斗的感人故事。


这是由中国海油对口援建的尼玛县城(唐召明2009年摄)

  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中信集团、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等央企加入援藏大军。其中,中信集团对口支援申扎县、中国石油对口支援双湖特别区(现双湖县)、中国海油对口支援尼玛县、中国石化对口支援班戈县。于是,一批批援藏干部在这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的地方开始谱写一曲曲华美乐章。

  这些年来,我多次来到藏北西部采访。一批批援藏干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一直打动着我、感染着我。

  这是中国石油援藏干部、时任双湖县委常务副书记陈轩(左)在双湖县中学改造工程上了解施工情况(唐召明2014年7月12日摄)

  2014年盛夏,我来到双湖县城,首先见到了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穿军大衣的中国石油援藏干部、双湖县委常务副书记陈轩。当时,他正在双湖县中学改造工程上忙碌。

  我早就听说了这位援藏干部想双湖的事、干双湖的事、做双湖人的事迹。

  双湖县,因其超过海拔5000米的高度而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的试验场”。这里空气含氧量不及平原的一半。人们戏称,在这里工作,“躺着都是奉献”。

  在这里“下乡”检查援藏工程的施工情况,最大困难莫过于失眠。因为在这高寒缺氧的地方,夜里常会被憋醒,犹如上了“绞刑架”。无法入睡的结果是第二天头疼欲裂,嘴唇也变成了乌紫色。

  有好几次,同事们见陈轩嘴唇乌紫,都劝他休息休息再“下乡”。可他却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没过两天依旧去“下乡”了。


这是由中国石油对口所援建的双湖县城正在建设中(唐召明2013年7月27日摄)

  从2012年起,陈轩和一同援藏的常务副县长郑建光,除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和县中、小学改造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外,还着力进行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此,他们提出医疗援藏的滚动性计划,希望以后能够将膝关节病、痛风、风湿性心脏病等常见病控制住,不出县就能够诊断或治疗。

  这是中国石油援藏干部、时任双湖县委常务副书记胡勇(左二)在嘎措乡看望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牧家女,并与乡干部商量如何送她到近千公里外的拉萨去治病(唐召明2017年7月26日摄)

  援藏干部挚爱情怀薪火相传。2017年7月26日,我再次来到双湖县,与中国石油新一批援藏干部、双湖县委常务副书记胡勇驱车来到嘎措乡。

  我看到,胡勇在乡里忙碌的帮扶工作中,很是惦记一位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牧家女的疾病诊治。这次他到嘎措乡,抽空看望了这位患病牧家女,还与乡干部商量如何送她到近千公里外的拉萨去治病……

  自从央企援藏以来,双湖县和尼玛县发生了惊人相似的变化:两三层白墙红顶的新楼房、宽阔的街道、漂亮的路灯,以及繁荣的市场、众多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那是因为它们一同走过了从昔日无人区到今朝繁荣新牧区的历史巨变。

  1976年,为了解决畜草矛盾,西藏拉开开发藏北无人区的大幕,相继成立了双湖办事处和文部办事处。由此,申扎县一批批牧民群众赶着牛羊来到这渺无人烟的地方开始建设新家园。

  在国家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双湖办事处先改为双湖特别区,后改为双湖县;文部办事处直接改为世界上唯一以太阳命名的县——尼玛县。两个县级单位初具规模。


这是由中国海油对口援建的尼玛县城楼房(唐召明2014年摄)

  从2002年起,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分别对口支援双湖特别区和尼玛县,使这对从申扎县所派生出的孪生兄弟,犹如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得2009年,我从双湖特别区来到尼玛县,恰巧中国海油援藏干部、尼玛县委常务副书记王江涛去了拉萨。王江涛得知后主动与我通了个电话,并让中国海油项目组技术主管文强接待我。

  提起王江涛,年轻的文强滔滔不绝。2007年10月29日凌晨,尼玛县中学突发流脑疫情。45岁的王江涛遭遇了进藏以来的第一次突发事件:学生旦增在宿舍昏迷,被紧急送到尼玛县人民医院。

  恰巧赶上县委书记、县长出差,作为尼玛县委常务副书记的王江涛被授权负责全面工作。由于县城医疗条件有限,必须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请求支援。王江涛以最快速度整理了简要报告向上级求援,

  在那曲地区和自治区医疗专家组的紧急支援下,30日晚小旦增脱离了生命危险。专家组初步确定为疑似流行性脑膜炎。王江涛和专家们吃惊地发现,在小旦增病后两天内相继住院的五名学生患的都是“流脑”。

  王江涛带领县紧急领导小组密切配合专家组,将63名曾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隔离,所幸没有新的传染。为了控制疫情传播,王江涛与自治区和地区专家组迅速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自治区卫生厅为尼玛县免费提供了2500份价值20万元的“流脑”疫苗。很快,疫情解除,尼玛县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2009年5月,王江涛偶然得知国家财政、建设部门首次出台了资助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政策,他兴奋不已!

  过去没有电,尼玛县许多牧民群众看不上电视,信息闭塞。一次下乡调研时,他看到用酥油灯照明的牧民是多么盼望能用上电灯啊!“以中国海油援藏项目组名义去为牧民申请太阳能照明项目。”王江涛暗下决心。此时,距离第一批申报截止日只有短短五天时间了。

  在与中国海油总部及尼玛县委、县政府沟通并获得一致支持后,王江涛立即协调厂家帮助制定了立项报告和技术报告,同时开具了中国海油援藏配套资金证明。当他把准备好的材料火速递到有关负责人手里时,刚刚过了截止日期。王江涛陈述尼玛县农牧民条件艰苦、迫切用电的情况,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同情,特许宽限几天。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次规模达50KW的申报项目得到顺利批准。

  援藏两年来,面对艰苦的环境,王江涛与中国海油援藏干部、尼玛县常务副县长宋刚,以及援藏项目组的三名技术人员一道,利用中国海油的3970多万元投资,为尼玛县建设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广电中心、临街商业用房、县中学的蔬菜大棚、500户牧民定居点等14个工程项目,还购置两辆翻斗车和一辆铲车,帮助尼玛县组建起第一个工程建筑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援藏干部的使命和责任。

  此外,中国海油还投资约300万元为申亚乡小学修建教学楼和对师生宿舍进行彻底维修改造。施工期间,援藏干部宋刚看到有些学生在寒冷的冬天只铺一张老羊皮、盖一床薄薄的棉絮,心里非常难受。于是他就联络到内地的两个朋友,共同出资2.7万元,为申亚小学100名住校生购置了100套枕头及被褥。宋刚说,能让孩子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那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9年6月,项目组技术主管文强以良好的表现和出色的工作被尼玛县机关第一党支部吸收为预备党员;援藏项目组副经理程兵被评为总公司机关优秀青年;王江涛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这是由中信集团为申扎县所援建的申扎镇村委会办公室(唐召明2009年8月9日摄)

  我每次来到藏北高原,跟当地人聊天,“援藏干部”或“援藏项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无论是县城的建设还是牧民的网围栏等,都跟援藏有关。

  央企援藏转眼20年,“人类生命禁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批援藏干部进藏虽然黑了肌肤,白了鬓发,损耗了健康,牺牲了亲情,却在“人类生命禁区”树起了一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的大旗,为藏汉民族团结唱响了一曲曲动人之歌。(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