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母永奇:在高原隧道中追逐梦想
首届“中原大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属于他的荣誉接连而至。他就是中国中铁所属中铁隧道局集团盾构主司机、隧道工高级技师母永奇。
2010年,母永奇进入中铁隧道局工作,刚入职就接到3个月会开盾构机的任务。“当时很怕学不会,因为那时国产盾构机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培训不成熟,我只能依靠负责盾构机售后技术的几位师傅。每天跟着他们看、记、练,有不懂的就随时向他们请教。”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母永奇依旧记忆犹新。
除了请教前辈和老师外,母永奇还在图书馆、资料室查阅大量资料。为了尽快掌握操作盾构机技术,他开始了解机械图纸和电路图纸,从最基础的拆装维修入手,在拆装过程中研究每个零部件。
“盾构机是国之重器,代表了隧道建设的智能化方向,我们青年一代要坚定信仰,把之前缺的课补回来、追上去、跑在前。”从压力任务到职业梦想,在学习过程中,母永奇愈发坚定要当一名盾构主司机,这种转变既是源于求知探索的欲望,更源于心底不服输的坚韧。
12年来,母永奇翻阅200余万字技术资料,记下10余本学习心得,对盾构机5万多个零部件,以及液压、机械、电气、流体、环流5大系统30余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同时,母永奇先后参与深圳春风隧道、珠海隧道、高原铁路色季拉山隧道等长大隧道掘进,驾驶盾构机4万小时,累计掘进28公里,创造了一个个工程奇迹。
2020年11月,色季拉山高原隧道修建的集结号吹响,母永奇主动请缨。他说:“我的目标就是驾驶盾构机,挑战更深的隧道,更复杂的地层。”
然而,色季拉山隧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需要长距离大断面穿越12条断层带、高烈度地震活跃区、高应力岩爆、高地温、强度高达196兆帕的硬岩,母永奇表示,这是他见过最难的一条隧道。
为了摸清高原隧道地质结构,他跑遍周边的沟沟壑壑,对照地勘资料仔细考察地理地形。经过刻苦钻研,他已经对色季拉山的岩石性质了如指掌,避过了很多岩爆。
在母永奇的带领下,项目团队克服高原缺氧、高寒等困难,创造我国高原施工新标杆,为国内高原高寒地区长大隧道智能化施工提供了技术借鉴和经验借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2016年10月,“母永奇盾构机操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盾构人,共享盾构掘进技术相关课题中的经验成果。
在母永奇的带领下,工作室全员围绕盾构施工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6年来先后完成创新成果36项,解决了盾构隧道施工诸多关键技术的难题,创造了千余万元效益。如今,工作室被命名为“火车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河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很多大直径盾构技术人才向往的地方。
12年孜孜以求、钻之弥坚,母永奇用满腔执着和热爱,在大地深处追逐着光和梦想。正如他所说,作为一名隧道工人,运用专业技术、确保盾构安全施工是他的事业;控制好掘进参数、把好盾构掘进方向是他的使命;打通天堑畅达交通、缩短世界的距离是他的梦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以建筑之名致敬城市工匠
堆龙德庆区一工地施工现场的工人们辛勤地忙碌着,泥头车、挖机等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焊接声、切割声此起彼伏,与机器轰鸣声交织,演奏着热烈的劳动者之歌。[详细] -
“西藏工匠”获得者久米次成:“让古籍成为更多人的良师益友”
做好传承,是我们对古籍保护事业最高的敬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