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青海湖:展现“大美净好”新姿颜
放眼广袤的青海大地,青海湖南北串联起三江源和祁连山区域,东西贯通柴达木盆地和湟水河流域,是青海省“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跳出青海版图,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中转站,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汽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流域是一个封闭完整的自然生态复合系统,其生态系统原真性较高,是我国西部完整的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集成,在我国西部内流区极具典型性和国家代表性。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历史文化遗存广布,区域生态文化传承性显著,保护和自然教育价值重要而特殊。
在青海全力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的当下,青海湖作为“大美青海”的主名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窗口,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和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顺时应势,按下建设国家公园的“启动键”,和国家公园示范省三年行动同步,以“三步走”战略展现“大美净好”新姿颜。
保护生态的行动正在化为看得见的成效
独特的资源禀赋造就了青海的生态价值,在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认识的过程中,青海湖人聚焦主责主业,以保护青海湖为根本任务,努力让青海湖成为了“水—鸟—鱼”和谐共生的生态乐园,成为展现“大美净好”的颜值担当和展现青海生态魅力和潜力的保护“高地”。
回望来时路,青海湖保护工作经历了初期发展、完善发展、变革发展阶段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努力中,生态保护成效正在日益凸显,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水域面积已恢复至上世纪60年代水平,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目前,青海湖区域鸟类由1987年的164种增加到225种,青海湖独有的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种群由1994年的300余只增加到2019年的2700余只,黑颈鹤由2007年的40余只增长到2019年的130余只,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9.3万吨,比2002年的2592吨增长了35.87倍。
保护生态的行动已化为看得见的生态成效,青海湖区域内湿地面积持续增大,植被覆盖度提高13.5%,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且保护区内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保护功能性用地15年来保持不变。
今天,当我们欣喜且珍惜水鸟翔集、鱼翔浅底的生态回报时,全省上下保护青海湖的工作从未停步。
近年来,青海省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了湿地保护、退化草地治理、陆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青海湖裸鲤保护与恢复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青海湖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立足“守护大的本质,擦亮美的品质,担当净的责任,建好国家公园”工作目标,扎实开展青海湖生态环境监测、环湖巡查巡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及疫源疫病监测等工作,并联合相关部门及科研院所开展多次水体环境专项调查,全力保障青海湖水体安全。
今年9 9月,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开工。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规模达3000立方米,可实现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将为改善景区周边人居环境,实现景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对改善水环境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随着《青海湖水位上升新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及刚毛藻水华综合治理、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启动实施,今年对青海湖鸟岛、哈达湾、泉湾区域内刚毛藻残体及新生刚毛藻开始全面打捞,实施面源阻断工程,完成生态拦截带布置,打捞刚毛藻(鲜) 4.2万余吨,对打捞上岸的刚毛藻经过加工后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原料,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综合治理路径。
今年6月,青海湖景区管理局与环湖州县地方政府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与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签署局地合作纪要,共同出台《关于深入开展“青海湖大保护大治理大联合”行动意见》,形成同向发力的保护,共建共治共享,共同推进青海湖环境保护工作合力。
今年以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还全面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以保护区为核心,景区为基础,放眼全流域,对风险隐患、短板漏洞、敏感突出问题开展全覆盖巡查,累计排查2万余平方公里,24个水鸟栖息地、15个普氏原羚监测区、28个植被监测区,为青海湖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绿色发展高质量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供图
展现绿水青山“颜值”和“价值”
很多人说,因为有着高山和草原的映衬才让青海湖尽显独特之美,环湖360度,每个角度都有着不同的美景。饱览过青海湖春夏秋冬之盛景,就会发现青海湖在四季的轮回更替中展现出不一样的景致。青海湖囊括冰川、积雪、荒漠、草原、草甸、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浓缩了“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单元,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是高原生态系统的精华所在,是大美青海的颜值所在,也是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保护的职责所在。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当《坐着高铁看中国》的镜头聚焦青海时,青海湖凭借其高原湛蓝绝美画卷登上央视荧屏,再一次向世人展现着大美青海的生态魅力。
现如今,青海湖景区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厕所革命” ”成效显现,宽敞的观景平台游人如织,慕名而来的游客不仅流连于自然山水,而且感受到青海湖多年来的保护成效。
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根据“区内游、区外消费”工作理念打造的民俗风情小镇,不仅推动了青海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实施,并和环湖沿线乡镇一起发挥着食、宿、购等综合接待服务基地功能。数据显示,近年来环湖周边从事和参与旅游业的牧户有近2000家,直接和间接参与旅游经营人员近2万人,环湖群众享受着生态资源惠泽的红利。
今天的青海湖人,深入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绿色发展高质量推进的关系,打好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两张牌,用实际行动探索自然资源价值转换和可持续发展路径,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
青海湖景区利用青海湖生态资源禀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拓展生态观光、文化、体育、自然体验和生态研学路径,构架展现青海湖生态环境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重点打造“走进青海湖自然课堂”生态研学旅游产品,制定了环湖研学线路和《青海湖研学手册》,已有近40余批1万余名中小学生走进青海湖景区接受自然体验和户外环境教育研学实践课程,努力形成青海湖景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相融相生新局面。
让“大美净好”名片愈加靓丽
青海湖很大,不能变小了;青海湖很美,不能变丑了;青海湖的水很净,不能污染了;青海湖的名声很好,不能败坏了,要让“大美净好”成为青海湖永久的靓丽名片。
让“大美净好”成为青海湖永久的靓丽名片,这是保护青海湖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行动。
2019年,“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 ”行动在美丽的青海湖畔拉开帷幕,并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保护青海湖志愿服务热潮,且青海湖环保知识进校园、全国徒步大会、小手拉大手共护碧水蓝天— —红领巾在行动等活动也在不断丰富和延伸着“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行动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保护青海湖的行列中,一起讲好青海湖故事,携手呵护好青海湖这块纯洁瑰丽的高原“蓝宝石”。
不仅如此,如今保护青海湖、保护生态环境也正在成为环湖群众的一致共识和行动新风尚。 44岁的尖木措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孜河乡达日村的牧民,因为曾经目睹过牛羊误食垃圾而死亡的悲剧,所以从1996年就开始加入到了保护青海湖的行列中,成为社区保护生态协管员,并在今年成为了青海湖首批牧民巡护队的队员之一。
今年9月,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23名牧民签订了生态环境保护共管协议,组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支牧民巡护队,加强对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社区共管工作,提高了农牧民参与生态保护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增添了新力量。
国家公园建设前期脚步坚实
今年上半年,继青海省启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后,青海湖开启了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制定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青海湖工作方案》,全面谋划了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的“作战图”。确定2020年为规划编制年,2021年为规划申报年,2022年为国家公园设立年的“三步走”战略,形成了整合优化、改革创新、制度建设、生态建设、价值转换、文化保护、资金保障等7个方面29项工作任务。
同时,制定完成《“大美净好”青海湖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国家公园申报启动、强化生态保护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协同推进绿色发展、加强规划项目支撑、坚持党建示范引领等六大行动37项任务“路线图”,描摹出中国最美湖泊国家公园的蓝图。
建设国家公园,是青海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安排,是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前,青海湖在国家公园前期创建中步履坚实。
青海省7月启动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本底调查,围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这三大任务,涵盖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主要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
基于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本底调查成果应用,一系列符合性论证报告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正在编制当中。在此基础上,启动了青海湖流域“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制定《青海湖生态保护巡护监测工作方案》,建立由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主体面,各分局为基础线,相关保护站为补充点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科技支撑保护能力和水平。
在此基础上,还启动了“青海湖十四五发展战略研究”“青海湖绿色发展研究”“青海湖水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和《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青海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青海湖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普氏原羚保护规划》等“一调查、四课题、五规划”。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展望未来,青海湖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深入落实“大生态、大屏障、大保护,自然美、人文美、和谐美,净湖水、净环境、净理念,绿水好、青山好、生活好”的青海湖“大美净好”新目标任务,一个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加系统性、原真性保护,全球价值、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更加充分体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生态青海湖正缓缓走来,在绿水青山间绽出放出“大美净好” ”的新姿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