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海东实现区域河湖管理信息化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0-12-18 08:45:00来源: 青海新闻网

  近年来,海东市水利部门把全面推进“河湖长制”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创新管理举措,紧紧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升河湖智慧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区域河湖管理信息化全覆盖。

  海东市先后投入资金943万元,依托“河湖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无人机巡航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将治水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全面推行河湖长制APP管理系统,完善了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三条干流和137条支流的基础数据,建成了河湖长制指挥作战图、河湖巡查统计分析、投诉举报和考核评价为主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了全市1758名四级河长、469名湖长的基础数据资料,对每一条河流制订“一河(湖)一策”整治措施,并上传至河湖长制APP实现电子化存档,及时更新河湖基础信息数据库,河长履职实现了巡河轨迹实时化、巡河记录可追溯、巡河日志电子化。同时,在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干流县界重要节点位置布设了10个县界断面巡查监控点和1座重点水源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水库)全方位可视监控点,初步建立了全市河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人、智能化管河的长效管理机制。

  为提升技术手段,实现执法监督精细化,海东市投资112.3万元,采购7台小型无人机和执法记录仪、摄像机等先进执法设备,在全省水利系统率先建立了无人机工作站,培训8名干部职工获得了无人机驾驶资格证书。及时更新河道高清影像地图,导入信息化平台系统中,对河湖岸线情况、违法占地、非法排口、治理效果等实现“精准”导向和记录,并为优化河道管理范围,确立水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海东市河长办公室针对通行不便河道,问题集中区域,采用便携式无人机,实现“高清”巡查和记录,提高河道巡管护效率。

  全市水利部门将河湖信息管理技术与开展河湖“清四乱”排查整治行动紧密结合,应用无人机对河湖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现象实现“精准”排查记录。近年来,集中整治河道非法采砂、水库垃圾围坝、入河湖排污口、河湖固体废弃物等“四乱”问题383项,已完成整改382项,整改率达99%。重点整治了黄河流域平安区湟水河康硒中桥项目、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区黄河波浪滩观景平台等涉河违建项目;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哇加滩村涉河码头、甘都镇东五村弃渣侵占河道等问题。累计拆除河湖范围内违章建筑物391万平方米,移除船只6艘,清理废弃砂石料96439.3立方米,清理垃圾2052.4吨,拓宽行洪通道12855米,查处非法采砂点13处。办结行政处罚案件20件,行政处罚20人,推动河湖治理取得实效。

(责编: 常薇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海东市六县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94.9%

    12月16日上午,海东市向社会公布今年前11个月,海东市环境质量总体情况、空气、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声环境质量状况,六县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302天,优良率94.9%。[详细]
  • 西宁海东海北携手保护母亲河

    湟水河是青海人民的“母亲河”,西宁市与海东市、海北州以湟水为纽带互相交融,是湟水河管理保护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为进一步强化湟水流域管理与保护。[详细]
  • 青海海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海东市把湟水河流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积极构建“人水合一,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着力打造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城市。[详细]
  • 青海海东市完成国土绿化面积92万亩

    今年,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的具体实践,深入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