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金羊网评:念好“生态经”,让绿水青山释放民生红利

发布时间:2021-09-23 09:46:00来源: 金羊网

  在中国广袤的地理版图上,有一条红线,守护着美丽中国。这条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也为世界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关系贡献了“中国方案”。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到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从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到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从加快国家公园建设到确立“双碳”任务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的绿色实践举世瞩目。

  “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我们生存环境的改变,更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子孙后代的发展,这是关乎千秋伟业的长远大事。曾经,我们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进行了肆无忌惮的破坏,实践证明,破坏环境将会用更多的人、财、物去弥补,得不偿失。显然,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地发展生产,是不符合历史规律、自然规律的。新时期,我们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要始终绷紧生态红线,念好“生态经”,才能在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上更加用心,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把生态发展的红利惠及人民群众,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惠及全球。

  树立生态发展理念,把“盆景”变“风景”。生态发展理念,关乎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更需要在行动上求真务实。以往,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出现了一些地方“盆景式”治理,不仅让生态发展理念浮于面上,更是助长了形式主义歪风。“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构建良好的生态,要抓住“关键少数”,从思想上树立生态发展理念,通过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的建立,让一条条江河、一个个湖泊、一片片森林都有了专属守护者,自觉把“盆景”变成“风景”,才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入画来。

  做好生态保护利用,把“风景”变“前景”。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随着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生态红线下的绿色成效让人欣喜,从云南野生亚洲象的管护行动,到西藏羊卓雍错湖面上的水鸟,再到今年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进村等,从南到北,全国共绘了一张“生态画”,让美丽风景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也成为新时期生态绿色发展的“前景”,点亮了中国的“美丽未来”。

  构建生态国际格局,把“前景”变“红利”。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坚守生态红线,更需要为世界守护生态空间做出“中国贡献”。中国生态环境向好发展,不仅让景色更美,更是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新机遇,不仅为其它国家提供了借鉴,更是让更多的生态文明建设红利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地享受到生态发展带来的切实好处。地球生态系统保护是全球性课题,关乎人类共同的福祉,需要各国携手同行。从生态理念的树立,到持之以恒地坚持,再到生态保护和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中国智慧”在美丽中国中闪闪发光,为世界更美丽增添了更多的“中国亮色”。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把生态红线刻画于心,变成行动上的自觉,就要始终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才能让美丽中国的成色更足。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守护绿水青山 厚植生态底色

    位于雅江南岸的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曾饱受灾害性风沙的侵扰。经过40年持续造林治沙,一道长160多公里、宽1.8公里的“绿色长城”崛起在雅江山南段,贡嘎机场航班起降受灾害性风沙影响天数明显减少。 [详细]
  • 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让绿水青山永驻高原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西藏考察,第一站便来到了尼洋河大桥,习近平总书记远眺水波荡漾、草木葱茏的雅尼湿地,听取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详细]
  • 护林员赤列:辛勤汗水“浇灌”绿水青山

    每逢节假日,赤列都会带领护林员走村入户,深入排查火灾隐患,对宣传警示牌、标识牌进行维护翻新,使得护林防火知识时刻显现在农牧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