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乡村
近年来,人行阿里中支坚持把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用好用活金融支农惠农政策,立足乡村资源禀赋,量身制定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美丽乡村建设引入金融“活水”。
自阿里地区启动国土绿化行动以来,人行阿里中支便把遏制沙漠化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好落实,以绿色金融为抓手,走好“绿色路”、算好“绿色账”、打好“绿色牌”,推动辖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绿色贷款500万元,专项用于狮泉河镇绿化改造。在“绿色贷款”支持下,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支持狮泉河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完成造林5.3万亩,植树885万株、种草6100亩,建成生态苗圃18个、总占地8479亩,风沙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已基本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狮泉河镇绿化改造成功,只是阿里地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人行阿里中支坚持把金融“贷”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惠美乡村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抓手,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树立绿色金融理念,主动对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推动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覆盖面。
截至今年4月末,阿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11.97亿元,同比增长38.33%。其中,农村公路建设投放4.64亿元,推动乡、村公路畅通率分别达到95%、85%;推动新增高标准农田2.5万亩;农网升级改造投放2.5亿元,推动供电可靠率达99.07%。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需要“外显生态风光”,更需要“内含产业兴旺”。人行阿里中支坚持把金融支持农民生活富裕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发了《信贷指导意见》等多项指导性文件,并深入开展农户融资需求调查对接、精准创新“三农”信贷产品等工作,持续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
在革吉县盐湖乡盐巴加工厂厂房内,工人曲达一边忙着把盐巴装袋,一边和记者攀谈:“以前我是专职放牧的,由于家里孩子多,又不能外出务工,生活比较困难。现在就近就业,稳定的收入让我脱了贫,小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站在一旁的盐巴加工厂负责人贡觉插话说:“在人行阿里中支的协调帮助下,我们厂去年贷款220万元扩大了生产,不仅新增了4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收入也增加了1万元左右。”
贡觉口中的220万元,就是针对阿里地区天然资源项目的“盐矿资源贷”。不仅如此,辖区金融机构还陆续推出了支持民族特色手工业的“民贸民品贷”、支持特色养殖业的“野血牦牛贷”……这些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了农村主体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截至今年4月末,阿里地区涉农贷款余额24.59亿元,同比增长25.52%;农户贷款余额12.2亿元,同比增长15.03%;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3.8亿元,同比增长178.14%。
另外,人行阿里地区中支着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普惠金融发展,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提高信用体系覆盖面和应用成效。目前,已完成141个行政村有效建档,覆盖率达100%;农户采集15668人,覆盖率达69.66%,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与特色产业集中、信用环境良好、资金需求旺盛的行政村对接,推动整村授信工作。
着力打造农村普惠建设长效机制,按照《金融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西藏辖区金融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设立标准化“八有”助农取款服务点171个,升级改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1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依托普惠金融服务站,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进农户、进集市”等主题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进一步强化了农牧民群众金融意识、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切实优化和改善了阿里地区农村信用生态环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聚合力 争进位 促赶超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阿里地委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聚焦“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详细] -
日喀则市聂拉木县:绘就村美民富新蓝图
一直以来,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有序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坚持生态类专合组织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协同推进。[详细] -
昌都市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一直以来,昌都市高度重视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整合了各方面资源要素,打造了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