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改变墨脱气象观测现状 “热带雨林”里如何建起一座气象站

发布时间:2022-06-30 10:22:00来源: 西藏商报


图由墨脱县气象局提供

  西让村,平均海拔700多米,是墨脱县背崩乡最远的行政村。西让村在大山深处、谷地之上,雅鲁藏布江在谷底奔涌。相较于西藏大多数地貌而言,这里更像一座隐匿的“热带雨林”。2019年8月20日,墨脱县背崩乡西让自动气象观测站建成。“建站后可提升边防一线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密度,提高精准监测、预报、服务能力。”墨脱县气象局副局长索朗说。一起揭秘,在“热带雨林”里,气象工作者如何建起一座气象站。

  墨脱现有11个自动气象观测台 它们是预报员的“千里眼”

  一个合格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可以提供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在内的气象六要素数据,这是制作天气预报的基础。在墨脱县辖域,截止到目前,共有自动气象观测站11个,它们分别是52K、西让、得尔贡、背崩、辅助站、达木、格当、德兴、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墨脱本站)、帮辛、贡日。

  天气、天气预报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些分布在路边、江畔、半山腰的气象自动观测站,24小时不间断地自动监测所在区域的气象信息,并上传到国家气象大数据平台。如果说气象台是天气预报的“大脑”,分布在各个角落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就是天气预报的“千里眼”,可帮助天气预报员获知当下各区域的天气实况,并辅助天气预报精细化。

  白玛乔是墨脱县气象局的一名天气预报员,她说,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每分钟都会更新,一旦发现单个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异常,会立即按相关程序进行检查、维修和校准。尤其是在高原雨季来临时,极易出现高温、强降水、大风等天气,工作人员就需要24小时待命,随时到自动气象观测站核查数据,以确保气象数据准确可靠。

  水泥、围栏、设备 一座人“背”来的气象站

  2019年初,为了进一步扩大气象监测体系,墨脱县气象局决定在西让村选点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站。“增加自动气象观测站密度,一方面可以为该区域提供更精准的气象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墨脱县天气预报准确率。”墨脱县气象局副局长索朗解释。但是,在偏远的西让村建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全程参与建站工作的墨脱县气象局驾驶员其美旺堆深有感触。

  2019年夏天,西让站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当时,硬化路面只通到西让村村口,而站点选址则位于西让村西面的半山腰。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看似短短的一段路程,从村口到站点,单程步行需要1个半小时,且三分之二为不断攀升的上坡路。水、沙子、水泥、围栏、设备……建站所需耗材,都是靠人力一件件地背上山。时值雨季,雨水让羊肠小道变得湿滑泥泞。有时候,人滑倒了,东西滚出去好远。捡起来装好,继续往上背。历经高温高湿、蚊虫叮咬大概三个月,基础建设终于完成。

  现在回忆起那段艰辛的建站时光,其美旺堆摆了摆手示意,都过去了。他说,他参与过墨脱县境内许多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建设,西让站是最艰难的一个。

  在偏远地区建气象站 是气象工作者最后的坚持

  “每一个数据都值得被尊重。”在墨脱,有很多依靠人背马驮建立起来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西让不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丰富、准确、及时的观测数据,是做好预报预警的基础。这些站点获得的每一个数据,都是墨脱气象工作向前推进的基础。

  在如此偏远的地方,用看似笨拙的方式建立气象站,是气象工作者最后的坚持。正是因为他们在西让建立站点,才能给当地茶农提供准确的数据,让他们规避了潜在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端稳了“金叶子”这碗饭,这就是在偏远地区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意义。

  未来,为进一步改变墨脱气象观测现状,墨脱县气象局将在现有11个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基础上,补短板新建3个站点。目前,新站点选址工作已经开始。相信不久的将来,墨脱县将收获更精准、更细密、更充分的气象数据。

  镰刀、户外包、方便面 都是每月巡检维护“标配”

  建站难,维护更难,是西让站的真实写照。

  上午11时,索朗拎着镰刀、空水桶出发了,其美旺堆背着一个户外包,里面装上方便面和烧水壶,跟在后面。镰刀、方便面,是每一次日常巡检维护的“标配”。其美旺堆解释:“你等会儿就知道为什么拿镰刀了!”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自动气象观测站每个月例行巡检维护。其它站点可能仅仅是看看设备是否正常,而西让站的维护内容还包括除草。时值雨季,野草长势凶猛,草上挂露珠会影响部分数据的准确率。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日常巡检维护会带两把镰刀的原因。

  大约1小时40分钟后,索朗和其美旺堆终于来到了云雾缭绕中的西让自动气象观测站。观察设备,检修电路,疯狂除草,等干完活儿两人早已是汗流浃背。此时,他们成了蚊虫的重点攻击对象。每次从西让回来,他俩身上都会多好几处红肿。短暂休息,用空水桶装满山泉水。烧水、泡面,一碗喷香的“山泉水泡面”就是他们最好的午餐。此时,已经是下午3时左右。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