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一份开发双湖无人区的珍贵报告

发布时间:2022-11-28 09:03: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从今年7月份起,第二批西藏高海拔生态搬迁牧民群众响应党和政府保护生态的号召,从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出发,陆续撤离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生命禁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40多年前,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热地率领工作组,前往开发的双湖无人区进行调研和考察的那段波澜壮阔、建设新家园的辉煌历史。


这是中国石油所援建的双湖特别区(现双湖县)城镇新貌(唐召明2010年摄)

  1976年1月,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西藏那曲西北部无人区的丰富资源,缓解申扎、班戈等县的畜草矛盾,经西藏自治区和那曲地区批准,设立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那曲地区2053名牧民赶着16万头(只)牛羊首批搬迁至双湖无人区,在这片平均海拔5000多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迹罕至的荒原上,创造新生活。

  同年4至5月份,根据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热地率领工作组赴双湖,就办事处选址、搬迁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以及今后发展潜力等,开展实地调研和考察。

  这是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热地(后排戴围巾者)到新成立的那曲地区双湖办事处(现那曲市双湖县)进行调研和考察(唐召明翻拍资料照片,1976年摄)

  热地带领的工作组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基层,走访牧户,历经一个多月完成了有关双湖无人区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以及开发和建设双湖,奠定了基础。

  同年6月16日,热地在呈送自治区党委的调研报告中写道:“根据区党委的指示,我于4月14日至5月16日到双湖去了一趟。在这期间,我先后到了双湖西北部、加林、江爱、马俄、色拉和西北雪山等地查看,同已搬迁北部的6个公社党支部书记、部分社员群众和双湖办事处党委的领导、机关部分干部进行座谈。对双湖地区的自然环境、水草、矿物,办事处的驻址和已搬迁来的社员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今后开发‘无人区’的一些问题作了粗浅调查……”

  关于开发双湖无人区的基本情况,热地在调研报告中详尽地介绍道,“关于开发无人区的工作,那曲地委从1975年4月就着手进行了,决定由地委副书记洛桑丹珍同志负责,从申扎、班戈、安多三个县中抽了部分脱产干部、公社(队)基层干部和积极分子组成的三个考察队,共50多人,分成6个考察小组,对双湖地区的大部分地方进行了实地勘察,为开发‘无人区’打下了基础。去年下半年,自治区党委正式决定成立双湖办事处,今年1、2月,双湖办事处党委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进驻双湖。在双湖办事处党委、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那曲地委决定把申扎县俄久卖、俄久多、来多强玛、吉哇、措折、嘎措6个公社划归双湖办事处管辖,6个公社共有21个生产队,562户、2898人。有牛19103头、绵羊207979只、山羊71329只,马877匹,共有牲畜299288头(只、匹)。到目前为止,已搬迁双湖地区的有389户、2053人,牛11053头、绵羊118739只、山羊30513只、马396匹,合计160701头(只、匹)。双湖办事处党委计划在今年秋季以前,结束6个公社的全部搬迁工作……

  关于双湖地区的特点,热地在调研报告中详尽地描述道,“一是地域辽阔,气候寒冷。双湖地区现约有1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在五千公尺(米)以上。基本上属于丘陵地区,也有不少大雪山。如,马意雪山、角莫雪山、西北雪山、加林雪山、穷帽雪山、阿俄雪山、司五雪山等。我们这次调研发现,地图上写的地名位置有的与实际地理位置对不起来;有的比较有名的地名,地图上却没有写上。这里虽然是高寒气候,但有的地方有小气候。如加林、江爱和马俄一带。在加林,去年申扎县驻加林工作组,试种青稞、元根(蔓箐)和白菜。尽管播种期有些晚(5月中旬播种的),青稞基本成熟了,但颗粒不太饱满,元根大的一个有半斤重,白菜大的一棵有二斤重。今后有可能开发成为农业区的话,可开垦面积至少在1000亩以上。据反映,江爱、马俄一带,还可以试种蔬菜。

  二是草场面积大。草场面积约占双湖地区总面积的60-70%,即有72000平方公里到84000平方公里,是一个天然的大牧场。其余是山、湖泊和沙地。有水有草约有3至4万平方公里左右;有草没有人,但有畜用水的地方约有4万平方公里左右。草本植物虽然有几十种,但主要牧草是加扎草和龙马草两种。总的看,草的密度不大,但长的较高,有的大平坝和山坡的草密度则较大。

  三是湖泊多。大小湖泊遍及整个‘无人区’,主要是盐碱湖。其中的雪盐湖、空空盐湖、加洛盐湖盐质量都比较好。群众反映,这里主要是缺少淡水,但地下淡水潜力却很大。

  四是野生动物多。据群众反映和我们的实地观察,这里有野牛、野驴、羚羊(有独角的)、黄羊、狗熊、狐狸、猞猁、狼、大头羊(盘羊)、石羊、兔子等12种。数量最多的是野牛、野驴和羚羊。一群野牛多的有几百头,一群野驴有几百头,羚羊几乎遍布每条(个)山沟与草坝,狼也比较多。

  五是日长夜短。一般是六点钟天亮,10点钟天黑。有的地方则6点钟天亮,11点钟才天黑。


这是双湖办事处干部在盐湖挖取自用盐巴(唐召明翻拍资料照片,1976年摄)

  双湖办事处的全体同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们边学习、边工作、边劳动。他们在平均海拔5000公尺(米)以上的双湖,创建了办事处的驻址。有的同志说:‘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组织上派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到双湖来,只要革命需要,不要说到无人区,就是上刀山、下火海都敢去。’‘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要去,长期建藏,扎根双湖,建设好双湖草原是我们的责任!’他们发出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创建办事处初期,首先遇到的是没有燃料,领导就带头翻山越岭,去捡野牛粪。其次是找水源,修水池,平整土地搭帐篷。白天学习、工作和劳动,晚上则站岗放哨。双湖办事处的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关于“无人区”的形成和开发意义,热地在调研报告中还介绍道,“藏北‘无人区’是指西藏境内西白山以西,木嘎山以北,阿里以东,新疆以南的广阔地域。

  从历史上看,这里有些地方并不是从来没有人的。曾有贫苦牧民为逃避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而进入部分无人区居住、放牧。当时,由于西藏“管家、贵族、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之土匪出没,以及邻近外民族的不断闯入抢劫,大人被杀掉,小孩被抓走当奴隶,牛羊被赶走……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这里的贫苦牧民只好背井离乡往南搬迁。从此,这个地方就逐渐成了人烟绝迹,野兽成群的‘无人区’。

  同西藏其它地方一样,藏北草原1975年实现了人民公社化。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出现了牲畜数量多,草场面积相对不足的畜草矛盾。广大牧民群众在大搞草场基本建设,增加原有草场载畜量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在寻找和开辟新的草场。

  据了解,申扎、安多、班戈三个县,就有部分社队到北部部分地方去放牧,一般是冬去夏回。这样,就使‘无人区’的土地上有了人畜。尤其是申扎县俄久多等公社经过一年来的试验性放牧,实践证明,牲畜膘情比南部好,幼畜成活率比南部高,牲畜病情也相对减少。南部现在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有的社队出现饿死牲畜的情况,而北部却未出现类似情况。相反,原来的弱畜搬入北部后,成为膘肥体壮的一类畜,是发展牧业生产的好地方。此外,这里资源丰富,野生动物众多,潜力很大。这说明开发‘无人区’有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这是通往双湖办事处重要公路桥梁的“382”铁桥(唐召明提供,1975年摄)

  从历史、现实和长远的观点来看,开发‘无人区’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巩固集体经济,发展牧业生产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边疆的迫切需要。总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

  此外,热地还在调研报告中就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双湖办事处驻址问题,双湖办事处党委、干部和群众建议、要求,以及具体意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这是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热地(右)在与人大代表进行交流。1988年1月15日至23日,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拉萨召开(唐召明1988年摄)

  时光荏苒。2013年全国“两会”前,我作为新华社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开会间隙采访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专访了他所亲身经历的双湖无人区从开发建设到发展进步的几十年历史进程和变化。

  谈到双湖无人区开发时的艰难困苦,热地深有感触地说,“双湖高寒缺氧,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十分恶劣。那时候,办事处只有几顶帐篷,连遮风挡雨这样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满足;燃料十分匮乏,只能靠捡羊粪、牛粪,做饭、吃饭都很困难;交通工具只有一辆大卡车和两辆北京牌吉普车;医务人员仅一人……当年尽管条件艰苦,但双湖干部群众精神饱满,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一心一意扎根和开发建设双湖。”


这是双湖特别区“撤区建县”正式挂牌(唐召明2013年7月26日摄)

  2013年7月26日,双湖特别区“撤区建县”,双湖县正式挂牌成立,我从北京前往采访。

  几十年来一直关心双湖发展变化的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专门发去贺信,对双湖“撤区建县”表示热烈祝贺,对双湖各族干部和牧民群众表示亲切问候。

  贺信说,37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兄弟省市特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关心、重视下,历届双湖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各族干部和牧民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双湖的社会局势保持了持续稳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党的建设以及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湖县已从昔日的无人区发展成为藏北草原深处藏汉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家园。双湖已变成名副其实的羌塘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37年来,双湖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双湖!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当初决定开发双湖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贺信衷心祝愿双湖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