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北缘的‘天然湿岛’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和西北诸河的重要水源地。”12月7日,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程师王大军介绍道。
五只雪豹、五只荒漠猫、五只猞猁、六只兔狲同框;在昆虫调查方面发现10种新品种,中国新记录2种、青海省新记录139种;祁连山鸟类新记录9种……近年来,通过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有力改善,区域内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与试点前相比,植被面积增加51.27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总体改善趋势。
青海省还将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等保护地整合划入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实现统一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园区全范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更严格保护,生态保护展开新局面。
据悉,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园区内已有78宗矿业权全部关停注销并实施了修复治理措施,建成40个高标准管护站,划定2339个巡护网格,覆盖了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2.6万平方公里,保护管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此外,祁连山国家公园组建签约两支生态摄影师和管护员摄影师队伍,几年来,近200幅摄影作品斩获国内外摄影大奖,提升了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生动展示了中国国家公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形象。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设,强化科研支撑能力,更加全面、准确、科学地掌握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状况。”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长韩强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努力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上作出应有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互助:投近亿元资金拓国土绿化“版图”
11月28日,记者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获悉,互助县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转化为生态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全面完成国土绿化、林草资源管护、湿地保护与恢复、城市园林建设。[详细] -
青海省4家林草单位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互助北山林场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存良好,依托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优势,建设生态科普长廊,开展了自然生态、森林体验等多方位的自然教育活动。[详细]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两名签约摄影师作品荣获“镜头中的国家公园”摄影大赛奖
11月27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近日,“镜头中的国家公园”摄影大赛活动评选结果公布,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杨金花作品《鸟瞰翡翠湖》荣获二等奖,签约摄影师马海青作品《水上沙漠》荣获优秀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