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打卡”不可取
为了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继教育部之后,不少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发声,要求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这似乎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放心不少。
事实上,“打卡”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上升到需要纠偏的程度,恐怕也是难言之痛。据报道,在一些中小学,每天早上“打卡”,中午“打卡”,晚上还要“打卡”,如果“打卡”次数不够、提交作业不及时,开学后还要被处分。此外,一些大学也不遑多让,大学生也加入到“打卡”大军的行列,不仅要健康“打卡”、学习“打卡”,有些还发展到了情绪、心理波动也要“打卡”的地步。一些报道则显示,“打卡”愈演愈烈的背后或许夹杂着利益的成分。
“打卡”作为一种督促检查手段是有必要的,但以“打卡”次数和准时与否作为标准来衡量学习好坏和身体健康,结果恐怕会南辕北辙。从本质上说,“打卡”的过度使用是追求痕迹主义的表现。痕迹主义是一种片面注重痕迹而不顾效果的工作方式,凡事求痕、单纯看痕,家长和学生能不累吗?
进一步说,推崇“打卡”的背后是没有考量到现实需求和学生诉求,有推卸责任的嫌疑。非常时期有非常办法,这不难理解,但不应该以“打卡”论成效,以“打卡”论得失。当学校和教师通过这种“打卡”的方式向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我在场”时,就是在以“打卡”的痕迹而非学习的效果和育人的实践来代替教学的呈现。当遇到问责时,“打卡”反倒成为避责的最好借口。更要命的是,背后隐藏的逻辑是“打卡”就是学习,就是完成了任务。这是把“打卡”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过度“打卡”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着作秀和表演的嫌疑,在实际中容易引起师生的反感,从而导致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
“打卡”是手段,不是目的,“打卡”的不恰当运用混淆了手段和目的二者的关系。常识告诉我们,痕迹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倡导留痕是检验工作的一种形式但并非唯一形式,更不是工作实效的检验标准。力戒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打卡”,才能还师生静心安心舒心的学习环境。
(作者系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作为与应为:看中小学校长群体战“疫”
面对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学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全国的数十万中小学校长群体在这场防疫斗争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详细] -
追忆“永不停歇”的格萨尔艺术探索者
我曾经是一名美术工作者,硕士毕业之后出于对藏族艺术的喜好,于2012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攻读格萨尔学博士,期间主要的关注点为格萨尔美术。 [详细] -
保障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眼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全国约2亿儿童青少年延期开学、居家自主学习。如何在长时间、大规模的“宅家”行动中落实近视防控指导。[详细] -
四川:为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建台账
日前,四川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届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通过院系班级等渠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