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川西昌德村的“红色+彩色”

发布时间:2022-12-02 11:05: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散落的藏寨、成群的牛羊、缤纷的彩林……位于川西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游客心目中老牌的“自驾胜地”。11月1日,2022年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主会场暨黑水县第十届冰川彩林生态文化旅游季活动在这里启动。同时迎来的,还有阿坝州推出的超大力度旅游优惠措施:从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阿坝州国有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行全价门票“买一送一”,国有4A级以下旅游景区门票全免。

  趁着这波“促销”力度,胡师行又开始忙起来。整个11月,担任四川阿坝州黑水县沙石多镇昌德村第一书记的她,每天的讲解工作已经排满了。

  昌德村位于当年红军翻越的昌德雪山脚下,这里红色底蕴深厚,是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的中转站、熬盐筹粮的始发地,也是数年来人们争相观赏彩林美景的旅游目的地。如今,色彩艳丽的藏式民居、气势恢宏的石刻、栩栩如生的雕塑,蓝天白云映照下的昌德村,处处诉说着新农村的可喜变化。

  昌德村平均海拔2580米,面积56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36户540人。近年来,村里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投资建成了包含红色文化展陈、爬雪山情景体验、学术研讨、长征故事传承等主题板块的昌德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民俗”乡村旅游新业态,并成功申报为阿坝州长征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教学点自2017年挂牌以来,承接班次和学员逐年递增,到2021年底,已接待长征干部学院441个班次2万余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昌德村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定位,即以红色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新业态。2017年,当地成立了“红色昌德”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为培训班学员和旅行社团队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

  求新求变,打造旅游体验式项目和精致服务,是让景区“活”起来的重要一笔。昌德村在多年的运营中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村里的红色文化广场于2016年建成,是长征干部学院户外教学点,广场上的巨大实景沙盘完整复刻了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翻越雪山的路线。近年来,当地又新建了占地1300平方米的视频和专题教学点,沉浸式的现场体验式教学令人印象深刻。

  村子里创意无处不在。“大渡桥横铁索寒”“雪山低头迎远客”“乌蒙磅礴走泥丸”,来自成都的游客陈先生一家在昌德的红军食堂点了3个特色菜品,分别是凉拌荞面、炒蕨菜和炖土豆。“一顿饭,吃出了文化和趣味,太有意思了。”陈先生说。

  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改变。白天男人负责修房、打扫卫生,女人买菜、做饭;到了晚上,红军文化广场一片欢腾,村里的妇女唱起红歌,带游客跳起欢快的锅庄舞。2021年,昌德村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

  2020年5月,甲足村与昌德村合并为昌德村。除了“红色昌德”,“七彩甲足”也是昌德村的发展定位。“甲足”意为人杰地灵、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富饶之意,“七彩甲足”即为色彩多样的村庄。

  胡师行介绍,秉持“一村一品”、错位发展的思路,“七彩甲足”抓住本土民俗文化和民居风貌特色,以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彩林为背景,对全村藏式民居大胆实施风貌改造,形成了七彩村寨与彩林遥相呼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休闲乡村旅游品牌。

  户与户之间的主题颜色不重复,整个寨子就像是一幅立体的油画。村子美了,游客来了,前来写生的、研学的、摄影的人络绎不绝。“画家的天堂”“摄影家的乐园”“比彩虹还艳丽的高山藏寨”……旅游达人“陈大小姐”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秋色艳阳下的“七彩甲足”照片,引来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为了让昌德村群众吃好“旅游饭”,当地探索“支部+公司+农户”运行模式,成立了阿坝州七彩甲足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实现了乡村民宿旅游品牌的打造、宣传和规范化管理。

  “爱集市”是昌德探索“农旅融合”的又一创新成果。甲足村村民原来居住在海拔3600米的高半山,2012年陆续搬迁至河坝,在发展旅游业态时,当地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自然与文化相融”的原则,将原有砂场改造建设成“爱集市”。

  作为餐饮住宿、民俗体验、农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点,“爱集市”为群众出售农特产品、提供餐饮食材和住宿服务搭建了平台,也为消费者购买农特产品、休闲旅游消费,为以购代捐、以消促收、助农增收献出爱心搭建了桥梁。2021年,“爱集市”通过餐饮住宿、网络销售农特产品实现盈利55万元。

  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昌德全村共培育民宿接待户9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6.2%,现有房间384间、床位742张。胡师行说,“吃红军饭、住红军屋、听红军故事”是昌德村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游客在此体验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当地群众收入也增加了。生态好、景观美、业态完整、有文化魅力的旅游村寨谁不爱呢?在胡师行眼里,这就是文旅融合、全域生态绿色发展新格局的生动实践。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