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在手“拔穷根”
“幸福是依靠奋斗得来的。”罗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今年44岁的罗桑,是西藏那曲市比如县茶曲乡法若村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身份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汽修厂法人,只用了两年时间。
罗桑小时候没读过几天书,藏汉语水平都比较差,又无一技之长,但他却对各类车辆、机械“情有独钟”。据罗桑介绍,他小时候就喜欢摆弄小物件,自从听见汽车马达声后,就对这种声音着了迷,他先从摩托车开始,拆了装、装了拆;最后,在摩托车也不能满足好奇心后,他又开始琢磨村里报废的大汽车……慢慢地,罗桑成了小有名气的“汽车通”。
罗桑成家以后,家庭底子薄、基础差,沉重的生活担子都落在他一个人肩上,生活十分贫苦。2017年底,村里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时,罗桑和村里其他8户村民名列“榜单”。
不服输的罗桑并没有就此认输,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在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他开始认真学习党的惠农富民政策,向驻村工作队虚心请教关于扶贫开发方面的政策。渐渐地,他了解了什么是“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两不愁三保障”,什么是全面小康……
熟悉了政策后,罗桑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联合其他贫困户开一家汽车修理厂,因为这也是他最拿手的,于是他跑到其他贫困户家里做动员工作。
刚开始,贫困户们都没有信心,“一个修理厂能说开就开吗?”大家提出了质疑。
了解情况后,罗桑决定找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沟通,请村“两委”出面向其他贫困户做思想工作;同时,在乡政府所在地旁边找了一块闲置土地作为厂址。
贫困户的工作做通了,然而最大的难题也显现出来,那就是项目建设最重要的一环——资金,没有启动资金的话怎么开办汽修厂?
最后,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协调下,贫困户集体出资8万元,村“两委”集资1万元,凑够了启动资金。于是,汽修厂终于开门营业了。虽然设备、场地和工作环境很简陋,但是罗桑很满足,他相信,万事开头难,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有了党和政府作“后盾”,罗桑干劲十足。每天早上6点刚过,他就早早地来到汽修厂,打扫卫生、清理设备,手脚一刻不得闲。当其他同事来上班时,汽修厂已经可以正常运行了。
凭借良好的信誉和扎实的技术,汽修厂的生意十分红火,来来往往的车主都愿意把车送到这里修理。同时,在罗桑的指导下,贫困户们的汽修技能越来越娴熟,也渐渐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一年多来,汽修厂早已把9万元的启动资金全部收回。不仅如此,罗桑同全村其他8户贫困户还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贫困户纷纷表示,现在的生活就像汽修厂的生意一样,越来越红火,“感谢党的富民好政策,感谢罗桑带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汽修厂的成功也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赞扬,但是罗桑却并不满足,他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要把汽修厂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争取带领更多人增收致富。“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指引下,我相信贫困户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法若村增收致富的路子也会越走越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阿旺次仁:把他乡当故乡,带领搬迁群众奔小康
“每次有困难,阿旺次仁都会主动来帮忙。”“有困难找阿旺次仁准没错。”提到阿旺次仁,西藏文创园区同心苑社区居民无不交口称赞。 [详细] -
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军地协同助力脱贫攻坚
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在系统研判村集体经济发展总格局上,不断推进“四红工程”,结对“红色共建”,广泛凝聚智慧力量。[详细] -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则曲村举行扶贫项目分红仪式
近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王卡乡则曲村举行了油菜籽加工扶贫产业项目2019年度分红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