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种植产业“挑大梁” 助农增收奔小康

王雪 丁增美朵 发布时间:2020-10-13 10:31:00来源: 拉萨晚报

  在曲水县达嘎镇色达村,西藏农投集团饲料种植基地青贮玉米迎来丰收。图为收割机正在收割青贮玉米。拉萨融媒记者 王 雪摄

  10月11日,西藏农投集团在西藏拉萨市曲水县达嘎镇色达村举办首届饲草种植基地收割活动。今年以来,西藏农投集团积极开展并实施“种草养畜一体化”建设项目,依托现代牧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助农牧民实现稳产增收。

  上午11时,收割工作紧张有序进行,多台青贮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地里奔忙。在齿轮的旋转下,青贮玉米自动收割、粉碎、装进运输车,空气中混合着浓郁清新的草香味,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这为全区牦牛越冬储备下了充足的“口粮”。

  今年年初,为破解现代畜牧业发展瓶颈——饲草问题,西藏农投集团聚焦“种草养畜一体化”项目,以企业+银行+保险+合作社+乡(镇)企业+农牧民模式开展项目,在曲水县达嘎镇、茶巴拉乡、达孜区雪乡共租地4800亩,用于种植青贮玉米和燕麦草,稳慎推进饲草种植产业发展。

  “这个项目是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今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解决当地16000余人次就业,惠及574户,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推广复制成功经验。”项目负责人张尚智说。

  为帮助农牧民增收,2013年,达嘎镇成立神马土豆合作社。如今,神马土豆合作社与达嘎镇一公司达成合作关系,承接青贮玉米等大规模播种、收割工作。“现在,合作社有大大小小50多台机械设备,工人12名,今天都来参加青贮玉米的收割。”合作社负责人旦增次仁开心地说,“今年主要采用机械化收割,15天时间基本全部收割完,这期间每名工人每天有150元至200元收入。”

  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熟练的驾驶员。今年50岁的索朗是神马土豆合作社的收割机驾驶员。2016年,索朗自学驾驶和维修收割机技术,凭借熟练的操作,他每天能有200元收入。索朗说:“以前在外面打工,工作不稳定、收入低,现在在合作社开收割机,不仅收入比以前高很多,还能就近就业,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青贮玉米收割机驶过,巴珍和村民们负责将遗漏的青贮玉米秆捡拾成垛。巴珍是色达村村民,过去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靠卖土豆获得,收入微薄。如今,她在种植基地工作,每个月有3500元收入,每年土地流转有8000元收入。收割仪式上,为了表达心中的喜悦,巴珍特意换上了节日盛装。

  “我平时的工作主要是浇水和割草,在机械收割青贮玉米的时候再帮帮忙,工作不难。”巴珍告诉记者,“我白天在种植基地工作,早晚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现在我心里面很踏实,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更加好。”

  沐浴着秋日的暖阳,2000余亩青贮玉米随风翻滚,绘成一幅丰收画卷。以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在达嘎镇,种植产业带动当地农牧民走上致富小康路也必将为该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