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石渠:抗“虫癌”让“太阳部落”重拾生命之光
中国西藏网讯 石渠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陲,地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因日照时间长、阳光充沛,被称作“太阳部落”。然而,这里也是中国包虫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饱受“虫癌”之苦。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因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而导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多发于高山草甸地区和牧区及半农半牧区,是导致我国西部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包虫病重流行区,而石渠县又是“重中之重”。据201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石渠县,包虫病全县人群患病率高达12.09%,显著高于全国流行区平均水平(0.24%),成为当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条件的改善。
2015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统战部、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等13部门联合四川省委、省政府共同启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在该县开展了为期5年的试点工作。
如今,5年过去了,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4年,石渠县虾扎镇虾扎二村的尼玛拉姆经人群B超筛查诊断为肝包虫病。当时拉姆因家庭贫困等原因在当地采取对症治疗。2016年5月,通过再次集中B超筛查,诊断其包虫病灶已增大至12.0*13.3cm,肝脏AE液化伴空洞,因病灶太大,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要延缓生命和提升生活质量,只有采取肝移植手术。但肝移植手术风险高、费用昂贵,拉姆再次放弃手术治疗机会,选择保守治疗。多年来,她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失去劳动力,其丈夫也因为需要照顾病人,由全劳动力变成半劳动力,只能利用照顾之余打些零散小工维持生活,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2017年,尼玛拉姆被纳入包虫病防治项目救治对象,前往华西医院接受外科自体肝移植手术治疗。这次手术费用共计116872.04元,其中防治项目补助25000元,医保报销84874.14元,民政部门救助6000元,最终尼玛拉姆个人仅须支付997.9元。如今,尼玛拉姆术后恢复良好,恢复了劳动力,能够上山挖虫草、采药材,家庭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已脱贫奔小康。
图为尼玛拉姆包虫病术前术后对比
像尼玛拉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此次试点工作,以石渠为重点的甘孜州包虫病综合防治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2020年8月,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终期评估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经过多年实践形成的包虫病综合防治“两抓四管六结合”的石渠模式,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专家们的关注,2017年起陆续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广泛推广。(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艺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藏药,青海医药制造的“金名片”
藏医在青海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公元6世纪,青海地区的藏医就可以进行精巧的眼科手术;18世纪初,青海就出现了藏医药传承教育机构“曼巴扎仓”(藏医学院)……[详细] -
爱心护航,藏航送集体手术患者回昌都
9月7日清晨,重庆江北机场迎来了11名特殊的轮椅旅客。他们全都是不久前集体在北京接受完膝、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准备搭乘西藏航空TV9908航班返回故乡昌都。[详细] -
西藏藏医药专家:传承创新藏医药信心更坚定
近日,藏医院骨科主任扎西次仁表示,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使其传承创新传统藏医药信心更坚定,“在我退休前,要带出一支高水平的藏医药科研团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