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1月7日,在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表示,把巩固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发展放在更突出位置。据悉,2019年,西藏自治区19个贫困县(区)摘帽。截至目前,74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基本得到消除,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自2015年中央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号以来,西藏自治区多措并举齐发力,采取多项措施助推脱贫攻坚,让贫困百姓告别贫困,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实施易地搬迁百姓搬离“穷窝”
易地扶贫搬迁是将居住在不宜居住地方或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区域的贫困群众,通过搬迁安置在原住地以外人居环境、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委、县政府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前提下,将措勤县、改则县和革吉县等县的贫困群众500户2061人搬迁至狮泉河镇,并建设扶贫酒店综合楼1.75万平方米,预计年收益800万元,扣除经营成本,大约能为“康乐新居”500户贫困牧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按照“项目支撑、财政注资、企业投入、群众参股”的模式,在达嘎搬迁安置点投资近2000万元,规划了产业园区,带动搬迁群众参与到项目中来,预计实现年增收314.29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可达到4400元以上,保证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自脱贫攻坚以来,政府实行的易地扶贫搬迁成为西藏贫困百姓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开始,越来越多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离了“穷窝”,走向了幸福新生活。
加大教育支持扶贫扶智相结合
教育是强国之本,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近年来,西藏林芝市全面加强教育资源供给,实行市、县、乡办完小,市、县办初中,市办高中,幼儿园全覆盖的办学理念,共建成各级各类学校210所。小学净入学率为99.96%,初中毛入学率为106.08%,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12%。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好学”的目标。西藏昌都市在严格落实15年免费教育和40项国家、西藏自治区学生资助政策基础上,完善昌都籍贫困学生精准扶贫教育资助救助制度,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不断完善15年免费教育和“三包”政策,实现“五个100%”;针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奖、助学金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让更多贫困家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时,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通过智力和技能改变命运,实现脱贫。
加强设施建设 补齐发展“短板”
西藏贫困区域绝大多数位于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方,这既是西藏交通运输发展的“短板”,也是西藏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06年7月1日,西藏的第一条铁路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营。2014年8月,连接西藏两大城市拉萨和日喀则的拉日铁路开通,青藏铁路继续往西延伸,铁路运营里程总计达到785公里。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拉林段,东连林芝,全长435.48公里,预计2021年底建成通车。此外,以藏木水电站、拉洛水利枢纽为代表的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相继建成。青藏、川藏、藏中三大电力联网,搭建起高原电力骨干网,主电网延伸到62个县区,为更多的藏乡送去光明。西藏所有乡镇全部通光缆,乡村移动信号实现全覆盖。网购、移动支付等新兴网络服务,也能同步分享到偏远农牧区。
近年来,西藏贫困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不仅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补齐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同时为西藏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边疆巩固发挥了重作用。
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居民素质不断提升、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系列脱贫成就不仅改变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命运,也创造了我国在边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奇迹。(中国西藏网 文/孙健)
-
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1月11日下午,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西藏自治区人民会堂闭幕。[详细] -
【决胜脱贫攻坚】岁末丰收 西藏昌都江达洒咧营地迎来分红季
12月24日至25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岗达村、江达村、夏荣村、卡贡村等村落迎来2019年度洒咧营地分红季。[详细] -
【决胜脱贫攻坚】康巴汉子宣讲员:自己写歌,把党的声音唱到农牧民心底
初见斯朗尼玛,身形高大,皮肤黝黑,嗓音浑厚,这位康巴汉子是一名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讲师团成员和自治区级“四讲四爱”特邀宣讲员。[详细]